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功能与主治】
雷贝拉唑(Pariet),适应症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病、卓一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型号与规格】
20毫克14片装。
【用法与用量】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 ;根据病情也可每次口服20 mg,每日1次。在一般情况下,胃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的疗程不超过8周,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不超过6周。
反流性食管炎 :通常,成人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根据病情也可每次口服20 mg,每日1次。在一般情况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程不超过8周。对于持续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通常,成人每次同时口服本品10 mg、阿莫西林750 mg、克拉霉素20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7日。克拉霉素剂量可按需要适当增加,最高剂量为每次400 mg,每日2次。
注意 :对于病情严重及复发性、顽同性病例,建议每次口服本品20 mg,每日1次(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除外)。
【临床研究】
药理作用
1.H+-K+ -ATP酶抑制作用
对于从猪胃粘膜制取的 H+-K+ -ATP酶,本药显示很强的抑制作用。
2.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1)对于从家兔摘出的胃腺标本,本药可抑制二丁酰cAMP引起的胃酸分泌(in vitro)。
(2)对于留置胃瘘管的犬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大鼠的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本药均呈现强大的抑制作用。
本药对于犬及大鼠所致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的恢复比其它质子泵抑制剂快,血中胃泌素的升高也不显著。
3.抗溃疡作用
对于用大鼠的各种实验性溃疡及实验性胃粘膜病变(寒冷束缚 应激性反应、水浸束缚应激性反应、幽门结扎、半胱胺及盐酸-乙醇刺激),本药均显示很强的抗溃疡作用及胃粘膜病变改善作用。
毒理研究
生殖毒性 :动物试验中(大鼠口服给药400 mg/kg,家兔静注给药30 mg/kg)发现雷贝拉唑钠具有胚胎毒性(大鼠表现为骨化延迟,家兔表现为体重下降和骨化延迟)。本品可分泌至大鼠乳汁中。
致癌性 :大鼠口服给予雷贝拉唑钠5 mg/kg/日或更大剂量,连续给药2年,雌性大鼠胃部产生良性肿瘤。
【注意事项】
本品为肠溶衣片,患者注意在服用时不能咀嚼或压碎,应整片吞服。
服用本品时有可能掩盖由胃癌引起的症状,故应在确诊为非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开始服用本品。
对有药物过敏病史、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肝硬化患者服药后出现肝性脑病的报告)及老年患者应慎重使用本品。
使用本品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将用药量控制在治疗所需的最低剂量。由于本品尚无充分的长期使用经验,故不宜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的维持治疗。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只适用于复发性和顽固性病例,对无需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当患者饮食和饮酒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复发时,应停止用药。在维持治疗期间,建议进行密切监测(例如定期的内窥镜检查)。
本品在原产国日本尚缺乏对反流性食管炎康复维持治疗的长期安全性研究资料(在日本无6个月以上用药经验,但在其他国家有1年以上的用药经验)。
当本品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药品说明书中所标示的禁忌、慎重用药、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应再次进行检查。
关于13 C尿素呼吸试验的注意事项 :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例如雷贝拉唑钠)以及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期间或停用后的短时间,13 C尿素呼吸试验可能显示假阴性结果。因此,应在停止服用上述药物4周以后,再进行13 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
据报道,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良性胃息肉。
大鼠口服给药25 mg/kg/日或更大剂量,可观察到甲状腺重量增加及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临床使用本品期间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
【不良反应及禁忌】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据报道,在日本有1434例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有55例(3.84%)出现了不良反应。此外,有113例(7.88%)的实验窒检查值出现异常(至上市批准时)。从本品自发性病例报告中可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据报道,在日本进行的有508例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有205例(40.35%)出现了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
(1)休克及类过敏反应 :本品可能会引起休克(发病率不明)或类过敏反应(发病率不明)。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本品可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发病率不明)、粒细胞缺乏症(发病率不明)、血小板减少(0.1-5%)以及溶血性贫血(发病率不明)。因此一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3)暴发型肝炎、肝功能障碍及黄疸 :本品可能引起暴发型肝炎(发病率不明)、肝功能障碍( 0.1-5%)、黄疸(发病率不明)。因此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4)间质性肺炎 :本品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0.1%)。 一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异常呼吸音(爆裂音),应立即进行胸部X射线或其他检查,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例如给予甾类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 5)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Lyell综合征),皮肤粘膜眼综合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多形性红斑 :本品可能引起皮肤病,例如Lyell综合征(发病率不明)、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病率不明)及多形性红斑(发病率不明)。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6)急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 :本品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明)及间质性肾炎(发病率不明)。应注意进行患者肾功能检查(如血尿素氮、肌酐等)。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7)低钠血症 :本品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发病率不明)。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8)横纹肌溶解症 :本品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发病率不明),并出现肌痛、无力感、血液或尿液中肌酸磷酸激酶( CPK)、肌红蛋白的含量升高。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严重的不良反应(同类化合物)
据报道,与同类化合物(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一样,本品可能导致以下不良反应 :
(1)视力障碍 :本品可能引起视力障碍。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2)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 :本品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 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3)意识错乱 :本品可能引起谵妄、行为异常、定向障碍、幻觉、焦虑、易激惹和有攻击性等。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其他不良反应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过敏症注1 :皮疹、荨麻疹及瘙痒症的发生率为0.1-0.5%。
血液注2 :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为0.1-0.5%。
肝脏注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γ-GT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为0.1-0.5%。
心血管系统 :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为0.1-0.5% ;心悸的发生率[0.1%。
消化系统 :便秘、腹泻、腹胀、恶心、下腹部痛、口苦、口腔炎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为0.1-0.5% ;胃部不适、口渴、食欲缺乏的发生率[0.1% ;舌炎和呕吐的发病率不明。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及头晕的发生率为0.1-0.5% ;嗜睡、四肢乏力、感觉减退、握力低下、口齿不清的发生率[0.1% ;谵妄、昏迷、定向障碍的发病率不明。
其它 :浮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BUN)升高,蛋白尿的发生率为0.1-0.5% ;倦怠感、发热的发生率[0.1% ;视力模糊、眼花、麻木、肌酸磷酸激酶( CPK)升高、关节痛、肌痛、脱发、血氨过多、男子女性型乳房的发病率不明。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过敏症注1 :皮疹的发生率为0.1-5% ;荨麻疹及瘙痒症的发病率不明。
血液注2 :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率不明。
肝脏注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升高的发生率为0.1-5% ;γ-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γGTP)、碱性磷酸酶( Al-P)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发病率不明。
心血管系统 :心悸及血压升高的发病率不明。
消化系统 :腹泻的发生率为18.1%,稀便的发生率为10.2% ;味觉异常、腹部痛、腹胀、便秘的发生率为0.1-5% ;恶心、口渴、肠胃胀气、舌炎、口腔炎、唇炎、胃灼热、肠炎、食管炎、胃部不适、食欲缺乏及痔疮的发病率不明。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的发病率不明。
其它 :甘油三酯升高,舌麻木、发热、倦怠感、蛋白尿、四肢麻木、面部水肿、眼内压升高、尿酸升高、尿糖异常、勃起增多的发病率不明。
注1) :如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注2) :用药期间宜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停止用药等适当的处理。
注3) :用药期间宜定期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停止用药等适当的处理。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份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正在服用硫酸阿扎那韦的患者禁用。
【孕妇用药】
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使用本品时,应在判断其治疗的益处明显大于风险的前提下方可用药。
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本品。必须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尚缺乏儿童临床用药经验和安全性研究资料,不推荐使用。
【药品相互作用】
合并用药的注意事项
【贮藏】
常温下避光贮藏。
【生产厂家】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 ;根据病情也可每次口服20 mg,每日1次。在一般情况下,胃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的疗程不超过8周,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不超过6周。
反流性食管炎 :通常,成人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根据病情也可每次口服20 mg,每日1次。在一般情况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程不超过8周。对于持续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每次口服本品10 mg,每日1次。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通常,成人每次同时口服本品10 mg、阿莫西林750 mg、克拉霉素20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7日。克拉霉素剂量可按需要适当增加,最高剂量为每次400 mg,每日2次。
注意 :对于病情严重及复发性、顽同性病例,建议每次口服本品20 mg,每日1次(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除外)。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据报道,在日本有1434例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有55例(3.84%)出现了不良反应。此外,有113例(7.88%)的实验窒检查值出现异常(至上市批准时)。从本品自发性病例报告中可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据报道,在日本进行的有508例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有205例(40.35%)出现了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
(1)休克及类过敏反应 :本品可能会引起休克(发病率不明)或类过敏反应(发病率不明)。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本品可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发病率不明)、粒细胞缺乏症(发病率不明)、血小板减少(0.1-5%)以及溶血性贫血(发病率不明)。因此一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3)暴发型肝炎、肝功能障碍及黄疸 :本品可能引起暴发型肝炎(发病率不明)、肝功能障碍( 0.1-5%)、黄疸(发病率不明)。因此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4)间质性肺炎 :本品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0.1%)。 一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异常呼吸音(爆裂音),应立即进行胸部X射线或其他检查,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例如给予甾类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 5)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Lyell综合征),皮肤粘膜眼综合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多形性红斑 :本品可能引起皮肤病,例如Lyell综合征(发病率不明)、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病率不明)及多形性红斑(发病率不明)。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6)急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 :本品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明)及间质性肾炎(发病率不明)。应注意进行患者肾功能检查(如血尿素氮、肌酐等)。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7)低钠血症 :本品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发病率不明)。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8)横纹肌溶解症 :本品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发病率不明),并出现肌痛、无力感、血液或尿液中肌酸磷酸激酶( CPK)、肌红蛋白的含量升高。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严重的不良反应(同类化合物)
据报道,与同类化合物(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一样,本品可能导致以下不良反应 :
(1)视力障碍 :本品可能引起视力障碍。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2)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 :本品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 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3)意识错乱 :本品可能引起谵妄、行为异常、定向障碍、幻觉、焦虑、易激惹和有攻击性等。一旦出现此异常状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
其他不良反应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过敏症注1 :皮疹、荨麻疹及瘙痒症的发生率为0.1-0.5%。
血液注2 :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为0.1-0.5%。
肝脏注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γ-GT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为0.1-0.5%。
心血管系统 :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为0.1-0.5% ;心悸的发生率[0.1%。
消化系统 :便秘、腹泻、腹胀、恶心、下腹部痛、口苦、口腔炎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为0.1-0.5% ;胃部不适、口渴、食欲缺乏的发生率[0.1% ;舌炎和呕吐的发病率不明。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及头晕的发生率为0.1-0.5% ;嗜睡、四肢乏力、感觉减退、握力低下、口齿不清的发生率[0.1% ;谵妄、昏迷、定向障碍的发病率不明。
其它 :浮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BUN)升高,蛋白尿的发生率为0.1-0.5% ;倦怠感、发热的发生率[0.1% ;视力模糊、眼花、麻木、肌酸磷酸激酶( CPK)升高、关节痛、肌痛、脱发、血氨过多、男子女性型乳房的发病率不明。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过敏症注1 :皮疹的发生率为0.1-5% ;荨麻疹及瘙痒症的发病率不明。
血液注2 :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率不明。
肝脏注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升高的发生率为0.1-5% ;γ-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γGTP)、碱性磷酸酶( Al-P)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发病率不明。
心血管系统 :心悸及血压升高的发病率不明。
消化系统 :腹泻的发生率为18.1%,稀便的发生率为10.2% ;味觉异常、腹部痛、腹胀、便秘的发生率为0.1-5% ;恶心、口渴、肠胃胀气、舌炎、口腔炎、唇炎、胃灼热、肠炎、食管炎、胃部不适、食欲缺乏及痔疮的发病率不明。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的发病率不明。
其它 :甘油三酯升高,舌麻木、发热、倦怠感、蛋白尿、四肢麻木、面部水肿、眼内压升高、尿酸升高、尿糖异常、勃起增多的发病率不明。
注1) :如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注2) :用药期间宜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停止用药等适当的处理。
注3) :用药期间宜定期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停止用药等适当的处理。
本品为肠溶衣片,患者注意在服用时不能咀嚼或压碎,应整片吞服。
服用本品时有可能掩盖由胃癌引起的症状,故应在确诊为非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开始服用本品。
对有药物过敏病史、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肝硬化患者服药后出现肝性脑病的报告)及老年患者应慎重使用本品。
使用本品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将用药量控制在治疗所需的最低剂量。由于本品尚无充分的长期使用经验,故不宜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的维持治疗。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只适用于复发性和顽固性病例,对无需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当患者饮食和饮酒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复发时,应停止用药。在维持治疗期间,建议进行密切监测(例如定期的内窥镜检查)。
本品在原产国日本尚缺乏对反流性食管炎康复维持治疗的长期安全性研究资料(在日本无6个月以上用药经验,但在其他国家有1年以上的用药经验)。
当本品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药品说明书中所标示的禁忌、慎重用药、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应再次进行检查。
关于13 C尿素呼吸试验的注意事项 :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例如雷贝拉唑钠)以及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期间或停用后的短时间,13 C尿素呼吸试验可能显示假阴性结果。因此,应在停止服用上述药物4周以后,再进行13 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
据报道,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良性胃息肉。
大鼠口服给药25 mg/kg/日或更大剂量,可观察到甲状腺重量增加及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临床使用本品期间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
雷贝拉唑(Pariet),适应症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病、卓一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合并用药的注意事项
正规网站
正规网站 信息服务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 真实有效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 安全放心免费咨询
免费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授权
数据服务 全球收录专业客服
专业客服在线服务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