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乙肝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其传播途径复杂,包括垂直传播(从母亲到新生儿)、性传播、注射毒品共用针头、污染的医疗设备和血液制品、受污染的针灸和纹身工具等。以下是导致乙肝感染的主要因素:
1. 乙型肝炎病毒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是乙肝的病因,感染源主要是已经感染HBV的人群,如携带HBV的患者、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途径包括血液、体液、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与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触、共用带有感染源的物品或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头都可能导致感染。
2. 无保护性性行为:乙肝病毒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尤其是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如与感染了乙肝的伴侣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性传播是成年人之间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性伴侣中一方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他未感染者就有可能通过性接触感染。
3. 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位感染乙肝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在分娩后与宝宝接触时,可能将病毒传递给新生儿。乙肝病毒通过胎盘、分娩过程中流经的血液和哺乳过程中的接触,使得新生儿易受感染。
4. 非规范的医疗操作:医疗操作中使用不消毒或不规范消毒的医疗器械和手术工具可能存在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不正规的整形美容、牙科手术、耳钉、纹身等都可能成为感染源。
5. 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在血液或血浆中存在,通过输血和输血制品、注射毒品共用针头、不洁真空采血器具,以及临床操作中的误伤、职业暴露等可以导致感染。过去血液不经过筛选或不充分检测的时期,血液传播的风险尤为高。
要预防乙肝感染,关键在于加强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控制和相关的个人防护措施。这包括接种乙肝疫苗、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不共用针头和其他医疗器械、规范手术操作和严格血液筛选等。此外,提高公众对于乙肝的认知和宣传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