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运作的疾病。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负责分解有害物质、合成重要的蛋白质,以及储存能量等功能。当肝脏受损时,会导致一系列不适和症状出现。下面我们来看看得了肝衰竭会有哪些症状。
1. 黄疸:黄疸是指皮肤、眼睛及黏膜呈现黄色的症状,是肝脏功能受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肝衰竭时,肝脏无法正常分解胆红素,导致其在体内堆积,进而造成黄疸。
2. 腹水:肝衰竭引起的肝硬化可能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造成腹水的积聚。腹水是指在腹腔中积聚的液体,导致腹部鼓胀、腹痛和不适。
3. 消化系统问题:肝衰竭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消化不良和吸收问题也常见于肝衰竭患者。
4. 乏力和虚弱:肝脏受损会影响能量代谢,导致疲劳感和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力、体力不支,并且容易疲劳。
5. 精神和认知问题:肝脏是清除和代谢体内毒素的关键器官,当肝衰竭发生时,毒素和废物可能无法被有效排除,导致智力和认知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混乱、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6. 水潴留和肿胀:肝衰竭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可以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造成水肿和肿胀的症状,尤其在腹部、腿部和脚部。
7. 出血倾向:肝脏在凝血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肝衰竭时,凝血因子的合成受到影响,易导致出血倾向,患者可能出现鼻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
8. 消化道出血:肝脏受损和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消化道静脉曲张,出现食管、胃或肠道出血的风险增加。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而变化。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黄疸、腹水和严重乏力等表现,应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及早发现和处理肝衰竭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