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皮肤和黏膜的水肿。该疾病在遗传上与C1酯酶抑制剂(C1 inhibitor)的功能障碍或缺陷有关,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以及组织间隙的液体渗出。
HAE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主要涉及与C1酯酶抑制剂的合成、功能和调控相关的基因突变。C1酯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抗血管活性和抗炎症作用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抑制血浆激肽生成途径,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HAE患者中,C1酯酶抑制剂功能异常或缺陷,导致血管壁通透性的持续增加。
HAE主要由三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引发,包括:C1NH基因突变(类型I),FXII基因突变(类型II),以及PLG基因突变(类型III)。
类型I HAE是由于C1NH基因上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C1酯酶抑制剂。这种突变可能是缺乏C1酯酶抑制剂的产生,或是产生功能缺陷的蛋白质。结果是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水肿发作。
类型II HAE是由于FXII基因上突变导致。FXII是一个名为凝血酶前因子XII的蛋白质,在HAE患者中可能会产生功能异常的变异形式。这种变异形式可能导致激活途径异常增加,从而刺激库欣激肽的产生,进一步导致水肿和炎症反应。
类型III HAE是由于PLG基因上突变导致。PLG编码一种名为纤溶酶原的蛋白质,它参与纤溶酶系统和白细胞活化的调节。PLG基因突变会导致其功能的异常或过度激活,进而增加血管通透性和组织间隙液体的渗出。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基因的突变与HAE相关,如C1R、C1S、MASP1、MASP2等,这些基因与C1酯酶的激活和调控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C1酯酶抑制剂的功能,进而导致HAE的发生。
以上的基因突变导致了C1酯酶抑制剂的缺陷或功能异常,进而增加了HAE患者发生水肿的风险。了解HAE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新的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基础。随着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