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免疫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虽然AIDS并非单一的病理学实体,但根据其病理学表现和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套综合征AIDS(Classic AIDS)
套综合征AIDS是最常见的HIV感染阶段,也是免疫系统损害最为显著的阶段。典型的AIDS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免疫功能受损,体内免疫细胞(如CD4+ 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导致机体易受感染和恶性肿瘤侵袭。
2. 淋巴结症状性反应增生(Lymphadenopathy Syndrome)
淋巴结症状性反应增生是AIDS的早期病理改变,其特点是淋巴结的弥漫性增生和肿大。淋巴结组织内出现异常的滤泡内生质囊肿(follicular hyperplasia),T细胞和B细胞密度增加,但CD4+ T细胞减少。这种改变常伴有全身性症状,如发热、疲劳等。
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HIV感染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种类型的淋巴瘤通常是原发性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如胃、骨髓等。该病理类型的淋巴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弥漫性大B细胞增生,细胞异型性较高,易累及多个器官。
4.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AIDS相关恶性肿瘤。该病理类型的淋巴瘤主要累及脑、眼和脊髓。在组织学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多样,常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增生。
总结起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理学分类包括套综合征AIDS、淋巴结症状性反应增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不同类型。这些分类有助于医生对AIDS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选择,并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进行更准确的判断。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分类并非刚性的,病理学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而有所变化。因此,对于AIDS患者的诊断和管理,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病理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