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常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出现,也可持续至成年。治疗过程中,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各种药物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
1. 类固醇类药物副作用:
类固醇类药物是特应性皮炎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典型的副作用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皮肤色素沉着等。长期使用强烈类固醇还可能引发全身性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易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
2. 非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副作用:
特应性皮炎的非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常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对于某些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些非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的剂型,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刺激性皮炎、过敏反应、局部瘙痒和烧灼感。
3. 免疫抑制剂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控制免疫反应的药物。针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甲氨蝶呤和瑞可芬等常被用于重度病例。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们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严重感染,如肺炎和皮肤感染。此外,免疫抑制剂还可能导致肾脏或肝脏功能异常、血液学异常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4. 抗组胺药副作用:
抗组胺药物如那个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对于减轻特应性皮炎引起的瘙痒非常有效。这些药物有时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心悸、头晕等。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总的来说,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中的副作用需要我们重视。在使用药物时,应选择适当的药物及剂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定期监测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副作用的风险。此外,请勿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产生意外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