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也被称为克罗恩炎,是一种与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相关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分,但主要发生在小肠和结肠。虽然克罗恩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都被认为与该疾病的发作有关。
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全球范围的研究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其全球发病率。
依据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的数据,克罗恩病在这些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瑞典和丹麦,报告的发病率较高,估计为每10万人中有100至200例新发病例。美国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近年来有估计为每10万人中有50至200例新发病例。澳大利亚也报道了类似的发病率。
由于克罗恩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且范围广泛,因此很可能有一些患者没有被正确定诊。此外,一些地区可能存在在线报告和注册系统不完善的情况,这也可能影响了实际发病率的准确测算。
克罗恩病的易感人群通常是年轻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女性。虽然克罗恩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一般认为在20岁到30岁之间最常见。
总体而言,尽管克罗恩病的确切发病率难以确定,但有证据表明它在某些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研究人员正努力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帮助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对于那些已被诊断出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定期的医疗监护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是关键,以便提供最佳的管理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