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妇科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胎盘组织的滋养层,可在妊娠期和分娩后出现。绒毛膜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包括浸润性和非浸润性绒毛膜癌两种。
1. 浸润性绒毛膜癌(Invasive mole):
浸润性绒毛膜癌是绒毛膜癌的一种恶性病理类型,它具有侵袭性生长,可以扩散到附近的组织和器官。细胞学上,浸润性绒毛膜癌表现为滋养层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增生,呈现出核大而不规则,胞浆丰富,伪装性形态,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异型滋养层细胞浸润到宫颈和子宫壁的深层。
2. 非浸润性绒毛膜癌(Non-invasive mole):
非浸润性绒毛膜癌是绒毛膜癌的另一种病理类型,它在组织中局限生长,并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非浸润性绒毛膜癌在组织学上表现为滋养层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增生,形成许多小囊样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滋养层囊样结构(trophoblastic cystic structures)。这些囊样结构内充满了绒毛样树突,它们与正常的滋养层细胞相比形态上更为异质。
绒毛膜癌的病理类型不仅可以根据浸润性与非浸润性来划分,还可以根据病变的临床行为分为:
1. 侵袭性腺瘤样绒毛膜癌(Invasive choriocarcinoma):这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病理类型,容易迅速扩散到其他器官和组织,包括肺、肝、骨骼和脑部。它的细胞类型类似于滋养层细胞,并且可以表现出合体小体(syncytiotrophoblasts)和绒毛样滋养细胞(cytotrophoblasts)。
2. 绒毛样滋养层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这种类型的绒毛膜癌的干扰常常是良性的,并且很少发生侵袭性生长。它主要是由滋养层细胞和中间网状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细胞异型性和不规则形态。
3. 绒毛样滋养层癌(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这是一种罕见的绒毛膜癌类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侵袭性病变。它的细胞类型表现为多形性上皮细胞,通常具有多核性。
虽然绒毛膜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可以在组织学上进行分类,但临床上的确诊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放射学和生化标记物的检测结果。对于绒毛膜癌的确诊和治疗,早期检测和干预非常重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对于绒毛膜癌患者,早期的手术切除和综合治疗,如化疗和放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预后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