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简称HoFH)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以及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提早的动脉粥样斑块形成。HoFH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包括LDL受体缺陷、胆固醇代谢紊乱以及炎症反应等因素。
HoFH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主要涉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eceptor,LDLR)基因、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和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基因的突变。其中,LDL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据了绝大多数HoFH病例。这些基因突变导致在细胞中合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LDLR,从而无法有效地从血液中清除LDL-C。
正常情况下,LDLR在肝细胞和其他细胞表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介导LDL-C的摄取和代谢来维持胆固醇平衡。在HoFH患者中,由于LDLR缺陷,肝脏细胞无法充分摄取循环中的LDL-C,从而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持续升高。这种高水平的LDL-C进一步促进了胆固醇的沉积和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
除了LDLR基因突变,APOB和PCSK9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HoFH。APOB基因编码载脂蛋白B,是LDL的主要构成成分,其突变会导致异常的载脂蛋白B合成和结构,影响LDL的结合和肝细胞内的清除。PCSK9则是一种调节LDLR表达和降解的蛋白质,其突变会导致LDLR的异常降解和功能受损。这些基因突变与HoFH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此外,胆固醇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也参与了HoFH的发病机制。HoFH患者通常具有显著异常的胆固醇代谢,包括增加的胆固醇合成和减少的胆固醇排泄。这进一步加剧了高胆固醇血症的程度。同时,慢性炎症反应也被认为在HoFH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加速了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病变的进展。
总结起来,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到LDLR、APOB和PCSK9等关键基因的突变,导致LDL-C在循环中的异常积累。这进一步引发了胆固醇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病变的进展。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机制对于发展有效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减少HoFH患者的健康风险并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