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侵袭人体的其他器官。结核杆菌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空气中携带这种病菌的飞沫,从而传播疾病。具体来说,肺结核是如何引起的呢?
结核菌的传播
结核菌是一种在空气中非常稳定的病原体,当一个感染结核病的人咳嗽时,结核病菌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健康的人在吸入这些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不过,并非每个接触了结核菌的人都一定会生病,大多数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够很好地控制病菌的繁殖。
疾病发展
一旦结核菌成功侵入人体,它们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在大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试图限制结核病的扩散,形成所谓的结核结节(tubercle)。结核结节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防御反应,它们包围着病菌以防止其扩散。结核杆菌却有一种隐匿性的生长机制,能够在结核结节内长期存活而不引起症状。
结核病的病程
结核病通常分为活动性结核病和非活动性结核病。在非活动性结核病情况下,病菌被控制在结核结节内,患者一般没有症状,但仍潜伏着患病的风险。而当患者的免疫系统无法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时,结核病就会转变为活动性。病患会出现症状如持续性咳嗽、咯血、发热、乏力等,这时病菌开始扩散到肺部其他部位或甚至全身其他器官,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防控方法
为了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国际上制定了多项预防措施,包括普及结核病知识、推广疫苗接种、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感染者等。此外,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有结核病的人密切接触以及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
总的来说,肺结核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核病的传播可以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减少病例发生率,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