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简称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疾病与一系列的基因突变有关。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这意味着人们携带特定的突变基因会增加罹患该疾病的风险。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受体)功能缺陷引起。LDL受体是一种负责清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上的LDL受体会结合LDL-C并将其引入细胞内,以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平衡。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由于特定基因的突变,LDL受体的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中的LDL-C无法充分清除,从而积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FH的发病主要涉及两个基因:LDLR基因和APOB基因。LDL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FH形式,约占患者的85%。这些突变会导致LDL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进而引发高胆固醇血症。APOB基因突变相对较为罕见,但其会导致LDL受体结合不足,使LDL-C的清除能力受限。
FH通常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只需要从一个患者亲属继承带有突变基因的一份副本,就有可能发展成疾病。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父母中的一方患有FH,他们的子女有50%的机会继承该突变基因。这种遗传方式增加了FH在家族中的传播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FH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并非每个患者都能追溯到家族中已知的FH病例。在一些情况下,突变基因可以是新的突变,而非来自父母。此外,某些隐性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FH的发展,这使得该疾病在家族中的遗传特征不一致。
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定的LDLR和APOB基因突变导致LDL受体功能缺陷,从而引发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准确了解家族遗传史和进行基因检测对于早期发现FH患者、降低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实施有效的治疗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