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FH病人在体内无法有效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因此其体内LDL-C水平异常升高,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FH主要与三种基因突变有关,分别是LDLR基因突变、APOB基因突变和PCSK9基因突变。这些基因负责控制与调节LDL-C的代谢和清除。当这些基因出现突变时,会导致相关蛋白的功能异常或缺失,从而造成FH发病。
首先,LDLR基因突变是FH最常见的遗传基因突变类型,约占FH病例的85%。LDLR基因负责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它是体内清除LDL-C的关键蛋白。当LDLR基因突变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LDL-C无法被有效地清除,从而引发FH。
其次,APOB基因突变也与FH的发病相关。APOB基因编码的是载脂蛋白B-100,它在肝脏合成的VLDL和LDL中起着重要的运载和结构功能。APO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载脂蛋白B-100的异常合成,从而引起LDL-C的清除异常,使其在血液中堆积,进而造成FH。
最后,PCSK9基因突变也与FH的发病有关。PCSK9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调节LDLR的降解过程。突变导致的PCSK9异常功能可能使LDLR在体内降解减少,从而导致FH病人对LDL-C清除能力下降。
要注意的是,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但其发病并非完全由基因突变决定。虽然基因突变是FH的主要致病因素,但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疾病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了解FH与遗传基因突变的关系后,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筛查和家族史调查来识别患者和携带者,提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对于存在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有FH患者直系亲属,应主动进行基因检测,以早发现并积极管理FH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