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指血管内脂肪、胆固醇和钙等沉积物在动脉内壁形成斑块,进而导致动脉狭窄和硬化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常常在成年人中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恶化。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在体内多个部位发生,如冠状动脉(冠心病),颈动脉(脑血管病)和下肢动脉(外周动脉疾病)。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阶段,症状可能明显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晚期症状:
1. 动脉狭窄和闭塞:随着动脉内壁上的斑块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变窄,甚至完全封闭。这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缺血症状。在冠心病中,这可能会引发心绞痛(胸痛)、心肌梗死或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病中,动脉狭窄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中风。
2. 疼痛和跛行:当下肢动脉受到严重狭窄或闭塞时,患者可能出现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感。这种症状被称为跛行,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可能需要停下来休息,以减轻疼痛。
3. 慢性缺血性疼痛:局部供血不足会导致器官和组织出现慢性缺血性疼痛。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腿部疼痛。
4. 缺血性溃疡和坏死:动脉狭窄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当皮肤和组织的供血不足时,会出现溃疡难以愈合的情况。在下肢动脉疾病中,这可能表现为脚或脚趾上的溃疡或坏死。
5. 脏器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体内各个器官的供血情况,可能导致相关器官的功能障碍。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脏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患者则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
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症状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们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及早就诊并接受专业的医疗和治疗非常重要。同时,提前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和定期进行体检,对于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