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前床突脑膜瘤
前床突脑膜瘤(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meningiomas)是指起源于前床突和蝶骨嵴内侧1/3的脑膜瘤,在解剖结构上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视神经和视束关系密切,除前床突外,其余骨质及颅面腔均不受累。
脐尿管癌
是发生于残余脐尿管上皮的原发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耻骨上肿块、血尿、尿频等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与移行上皮化生有关首选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手段有化疗、放疗等
平滑肌肉瘤
起源于平滑肌的恶性肿瘤不同部位的平滑肌肉瘤症状不同,多引起肿块、疼痛等表现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是原发于皮肤的B细胞淋巴瘤,由于皮肤生发中心细胞肿瘤性增生所致。单凭临床病理特点不能鉴别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和具有相似表现的皮肤外淋巴瘤的继发皮肤受累。进行全面分期研究后除外皮肤外表现才能诊断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根据WHO-EORTC(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最新分类,原发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及“边界线”病例。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定义为CD30+大细胞淋巴瘤,原发于皮肤,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
皮肤癌
来源于表皮或其附属器的一组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皮肤癌症状不同,多出现皮肤异常肿物、脱屑、破溃、出血等与接触紫外线、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手术治疗为主,其他包括药物治疗、放疗、物理治疗等
脾转移性肿瘤
脾转移性肿瘤(spleen metastatic tumors)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是来源于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转移途径为血行、淋巴和直接侵犯。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脾脏良性肿瘤更为少见,据统计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均为肉瘤,如淋巴瘤、血管肉瘤等。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国内文献多将其分为3大类,即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脾血管肉瘤及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脾恶性肿瘤
脾恶性肿瘤(spleen malignant tumor),原发性脾恶性肿瘤多为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纤维肉瘤、血管内皮肉瘤、淋巴瘤等。
佩吉特病
佩吉特病又名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性病变,女性多见,多发生于女性乳头部位,占所有乳腺癌的1%~3%,也可以发生在男性乳头,这种情况称为乳房佩吉特病。另外本病可以发生于其他富有大汗腺的区域,如腋窝、阴囊或肛周等部位,此时称为乳房外佩吉特病。临床以顽固性湿疹样皮损表现为特点。
膀胱癌患者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比例为3~4:1。其典型症状是血尿,可为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少数患者为血尿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包块及腰骶部疼痛。进展期肿瘤的症状有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和腹膜后转移或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腰痛。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易复发。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全面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膀胱癌
主要起源于膀胱移行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病因不明,但有多种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等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手段有化疗、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Pancoast综合征
Pancoast综合征又称肺尖肿瘤综合征,是指因肺尖部的肿瘤浸润、压迫而引起的上肢顽固性疼痛和同侧Horner综合征的一组病征。
Paget骨病
Paget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代谢性骨病多数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骨痛、骨干畸形和骨折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等有关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PD-L1阳性肺癌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阳性的肺癌患者各种因素引起的PD-L1基因阳性以免疫治疗为主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颞叶肿瘤
颞叶肿瘤的发生率在大脑半球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额叶肿瘤的发生率。常见肿瘤为胶质瘤,另外转移瘤等亦常在此部位发生。成年人多见。颞叶功能甚为复杂,有些部位的功能尚不完全明确。颞叶肿瘤的病程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尤其肿瘤位于右侧者,多数仅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其他症状和体征很少出现,因此临床上亦曾称为“静区”或“哑区”。
黏液纤维肉瘤
黏液纤维肉瘤包括一系列恶性成纤维细胞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间质,多形性,并有独特的曲线形血管。常见于老年人,男性略多见,大多数肿瘤位于肢体,约2/3病例发生于真皮/皮下组织,其余位于下方筋膜和骨骼肌。大部分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物,局部复发率达50%~60%,常为多次复发,并与组织学分级无关。除肺和骨转移之外,少部分发生淋巴结转移。总体5年存活率60%~70%。
黏液癌
黏液癌又称为胶样癌,常见于胃和大肠。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发生呕血、便血等症状,常伴有上腹部疼痛。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好。
尿路上皮癌
发生于泌尿系统尿路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腰部疼痛、肿块等症状可能与吸烟、染发、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尿路上皮癌家族史等有关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手段有放化疗等
尿道肿瘤
尿道肿瘤包括男性尿道癌及女性尿道癌。男性尿道癌根据原发性部位有所不同,大多见于移行上皮癌及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原因与尿道炎、尿道狭窄及反复尿道扩张有关,但是当肿瘤侵犯阴茎及会阴时则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尿道癌很少发生血行转移,晚期转移部位最常见为肺、其次是肝、胃转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