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对称性脂肪瘤病
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异常疾病弥漫、对称、无包膜的脂肪组织沉积于身体特定部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科手术是首选方法,还可选择脂肪抽吸及药物治疗等
短指症
以发育异常引起的指(趾)缩短畸形为特征的疾病指(趾)短小、缺失或融合,可出现手指、足趾功能障碍,也可伴有其他手/足部畸形因基因突变、备孕或怀孕期间服用药物、发育时供血不足及其他遗传病引起一般通过手术治疗,手指功能影响较小者不建议治疗
短腰畸形
先天性短腰畸形较之先天性短颈畸形明显为少见,且其中部分病例伴有短颈畸形。
短骨骨干结核
手足短骨骨干结核较为常见。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少见,病变也常多发。
短肠综合征
小肠广泛切除引起的吸收不良疾病常有腹泻、水和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急性肠扭转、克罗恩病、肠系膜血管病变等行小肠切除所致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纤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病变的发展使组织缺血逐步加重,症状由间歇性跛行逐渐演变为患肢静息痛,进而导致肢体发生溃疡或者坏死。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欧美国家尤为多见。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动脉管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堵塞,引起组织器官急性缺血可有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缺血症状心源性、血管源性及其他来源的栓子进入动脉管腔并阻塞动脉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单发骨肿瘤,特点是瘤内有均匀泡沫状透亮区。本症常发生在较大儿童和青壮年,肿瘤常位于长骨干骺端和骨干或脊柱的后部,局部疼痛肿胀,患处功能障碍,位于脊椎时可产生脊髓压迫症状,局部穿刺吸出血样液体且压力常很高。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由大小不等充满血液腔隙组成的膨胀性溶骨性病变,囊壁为含骨样组织、骨小梁和破骨细胞型巨细胞的结缔组织。
动脉瘤破裂
动脉壁上的异常扩张或突出部分破裂出现局部剧烈疼痛,伴有头晕、恶心、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等症状主要与动脉壁薄弱、血流动力学变化、瘤体生长、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动脉瘤破裂为紧急情况,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动脉瘤
动脉局部形成直径较正常节段增加≥50%的永久性膨胀大多无症状,部分可触及膨胀性、搏动性肿块,或自觉疼痛以手术治疗为主及时手术治疗,多数可达到临床治愈
冬眠瘤
冬眠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混合构成,至少一部分是胞质颗粒状、含多个胞质空泡的棕色脂肪。病因未明,患者主要为年轻人,男性略多见,表现为生长相对缓慢的皮下肿物,一般无痛。可发生于多种部位,最常见的是大腿,其次为躯干、上肢和头颈部。局部完整切除后不复发。
蝶形骨折
概述蝶形骨折是长骨干骨折的一种骨折形态,蝶形骨折的骨折线多呈横形或带有三角形骨块,多见于横向暴力所致。蝶形骨折不稳定,复位后容易移位,多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蝶骨嵴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orbitosphenoid meningioma)占脑膜瘤的13%~19%,为颅底最常见的脑膜瘤之一,可分为蝶骨嵴外侧部(大翼部)、中部(小翼部)和内侧部(床突部)3个亚型。
电休克
由于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者功能障碍,轻者仅表现有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引起电休克,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不清、抽搐躁动,瞳孔缩小,呼吸急促而不规律,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或稍快、尿少、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电休克的副作用是什么电休克的副作用包括头痛、焦虑、恶心、呕吐等;也可能导致关节脱位和骨折;部分患者会导致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受损;应根据病情合理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停止治疗。电休克一般指电痉挛疗法,也称电抽搐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能够治疗严重抑郁,治疗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焦虑、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可逆性的记忆减退等。治疗期间肌肉突然剧烈收缩,也可能出现骨折和关节脱位,骨折以4~8胸椎压缩性骨折多见,关节脱位以下颌关节脱位为多;治疗期间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或者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受损,此时要停止电休克治疗。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反应,有严重不良反应积极和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电损伤
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通过人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损伤,常发生于直接接触电源,高压电场下作业及被雷电击伤后,伤后组织毁损严重,通常出现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深部组织的坏死,也可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肢体截肢(截指)发生率高。
电烧伤
指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热电效应、电生理效应、电化学效应和电弧、电火花等致人体以及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肌肉、血管、神经、骨关节和内部脏器的广泛损伤。触电、雷击均可引起电烧伤。皮肤角质电阻高,触电时产热而造成出、入口的电烧伤。电击伤轻者仅有一过性神志丧失、头晕、恶心、心悸、耳鸣、乏力等,不留后遗症;重者可发生电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此外,电火花或电弧使衣服燃烧,热力烧伤面积较大。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损伤范围主要决定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其次是触电部位的电阻大小。一般地说,电压愈高、通电时间愈长,损伤愈严重;如果电压相同,交流电要比直流电的危害大。越厚的皮肤,电阻越大,局部烧伤越浅;越薄的皮肤,特别是表面潮湿时,电阻则小,烧伤较深。
电接触烧伤
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入肌肉、神经、肌腱、血管、内脏和骨骼的损伤。
电击伤
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可有局部烧伤、情绪改变、心悸、痛性肌肉收缩等,甚至呼吸和心跳骤停等症状主要病因为电流通过人体并造成损伤治疗方法包括急救、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电弧烧伤
是电流通过空气介质,或电路短路时产生强大的弧光和火花致伤,电子流没有通过机体。弧光温度达2000℃~3000℃,但持续时间短瞬,因此一般为Ⅱ度烧伤。若衣着烧燃,未能及时灭火、脱衣,可加重烧伤程度,成为Ⅲ度烧伤,伤区常有炭末附着。
点状骨骺发育异常
点状骨骺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骨骺部位有分散的钙化点。亦称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障碍及点状骨骺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