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是由胫、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的踝关节部位的骨折表现为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障碍、局部畸形等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必要时需要急救如果复位固定良好,多数能痊愈,少数可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
踝关节骨软骨病变
踝关节骨软骨病变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既包括急性创伤中的骨软骨损伤,也包括慢性骨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及其伴有的撞击、游离体、骨赘等。病变多发生于距骨,即为临床常见的距骨软骨损伤。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寰椎骨折脱位
寰椎骨折脱位是上颈椎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上见到的寰椎骨折脱位,神经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当场死亡,有的病情严重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干与脊髓高位损伤,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四肢瘫或不全瘫和呼吸障碍,常需立即辅助呼吸,有的仅为枕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神经症状轻微,但这类患者仍有潜在危险,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相应治疗。
寰椎骨折
寰椎骨折脱位是上颈椎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约占50%。临床上见到的寰椎骨折脱位神经症状轻重不一,有的病人当场死亡,有的病人病情严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干与脊髓高位损伤,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四肢瘫或不全瘫和呼吸障碍,常需立即辅助呼吸,有的仅为枕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神经症状轻微,但这类患者仍有潜在危险,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相应治疗。
寰椎沟环畸形
沟环畸形在寰椎上并非罕见。但由于此种畸形引起椎动脉第三段(Ⅴ-Ⅲ)受压并出现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者并不多见。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为旋转脱位。寰枢椎关节旋转脱位与固定是以特发性斜颈、头颈僵直与旋转受限为临床表现,以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对应关节改变为X线特征的一种病变。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关节面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变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颈枕部僵硬、头部歪斜,旋转受限,颈部肌肉痉挛、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等因畸形、退行性变、创伤、疾病或手术等导致齿状突发育不良或齿状突分离引起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寰枢椎半脱位
寰椎与枢椎之间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表现为头颈部倾斜、颈部疼痛、僵直、枕大神经痛等常由轻微外伤、颈部及鼻咽部的感染、先天性发育畸形导致治疗包括牵引复位和固定、手术治疗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脱位或称为寰、枢椎脱位,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这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严重者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喙突胸小肌综合征
喙突与胸小肌的后方通过到上肢的神经血管束受压,而出现手与手指胀满感,前臂与手指有麻木及麻刺感,等临床表现。正常人当上肢过度外展时出现神经血管束的压迫,这是因为神经血管束被拉紧同时又受胸小肌的压迫所致。受压的部位在锁骨下动脉过渡到腋动脉的部分。
获得性肾囊肿
获得性肾囊肿是指在终末期肾衰竭情况下,非囊肿性肾病产生的肾囊肿。本病患病率和严重性随终末期肾衰竭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开始透析时,10%~20%肾衰竭患者出现肾囊肿,透析5年后大约50%患者出现肾囊肿,透析10年后肾囊肿出现率高达90%,肾移植后囊肿不再出现。
活动盲肠综合征
概述活动盲肠综合征是指在胚胎时期右侧结肠系膜与侧面腹膜未能融合,导致盲肠和升结肠的活动性显著增强,因异常活动而发生扭转、移位,有时甚至超过腹中线至左侧,出现部分性肠梗阻的一系列症状。
混合痔
表现为痔核脱出、便后出血、肛周潮湿、水肿、疼痛等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经过治疗一般可痊愈,但有复发可能不能自愈
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压迫或刺激了相邻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结构,引起了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会阴下降综合征
概述会阴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盆底肌肉失调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程度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表现为出口性便秘或大便失禁。
惠普尔三联征
惠普尔三联征又称Whipple三联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其典型临床表现有: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
回盲瓣综合征
回盲瓣综合征,又名回盲括约肌综合征,系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回盲瓣非特异性水肿。临床表现为反复腹泻、右下腹疼痛及体重减轻,青壮年男性及肥胖女性多见。如回盲瓣与突出的回肠黏膜一起脱入盲肠,可称回盲瓣脱垂综合征,又称回盲部脂肪过多症。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是因蛔虫聚结成团引起肠管机械性的堵塞所致。在非肿瘤性堵塞性肠梗阻中占首位,多为单纯性、部分性肠梗阻,因小儿蛔虫感染率较高,故小儿该病多见。
黄韧带骨化症
概述黄韧带骨化症是指脊柱的黄韧带病理性骨化。全脊柱有黄韧带附着的部位均可发生黄韧带骨化,好发部位在下胸椎,是引起胸椎椎管狭窄并导致脊髓受压的主要病因之一。反复的韧带损伤和反应性修复过程导致韧带的骨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