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核,是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
乳腺间叶组织肉瘤
乳腺间叶组织肉瘤是指乳腺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管、肌肉或神经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为14~60岁,平均41.3岁。与其他软组织发生的间叶组织肉瘤相似,按其来源分为纤维肉瘤、血管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都甚少见,约占乳腺所有恶性肿瘤的1%。
乳腺钙化
乳腺钙化(mammary gland calcify)分为良性钙化及恶性钙化,良性钙化一般是钙质沉积造成的,恶性钙化一般是肿瘤坏死造成。一般分为提示良性病变的大钙化,以及提示恶性病变的簇状钙化。乳腺钙化灶和结节的区别乳腺钙化灶和结节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原因、构成和检查结果不同等。1.形成原因:乳腺钙化灶属于钙元素沉积的症状,和炎症愈合后现象有关。而乳腺结节可由多种乳腺疾病引起,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2.构成:钙化灶的构成主要属于钙盐沉积形成的结构,而乳腺结节的构成与形成原因有关,如果是乳腺囊肿性增生引起,则构成成分为增生的乳腺腺体;如果是乳腺癌,则由异常增生的乳腺上皮细胞构成。3.检查结果:在x线下,钙化灶呈现亮光点,超声下呈现强回声。总之,对于乳腺钙化灶和结节情况,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要配合医生做详细检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然后给予诊断处理。乳腺钙化什么意思乳腺钙化是指乳腺组织出现局部的钙盐沉积,在钼靶上表现为高密度白影,可能是乳腺良、恶性疾病导致。良性疾病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导致的钙化通常表现为粗大、密度均一、边缘清晰的病灶。良性钙化多因乳腺组织局部增生,而局部血供相对不足导致增生灶边缘坏死,机化后产生钙质沉积。恶性疾病如乳腺癌等导致的钙化常表现为细小、密度不均,边缘不清的病灶。恶性钙化灶多因癌细胞分泌钙质或肿瘤的异位钙化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向专科医生咨询,根据影像学描述及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乳腺分叶状肿瘤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呈叶状结构、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组成的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3%~0.9%,占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0岁左右女性多见。多为单侧发生单一肿块。肿瘤切面呈实性、灰褐色,并可出现裂隙样结构或囊腔。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以来自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的乳腺癌为主,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95%以上;其次是来自乳腺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等,不足5%。乳腺良性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炎性疾病等,其中部分乳腺良性疾病具有癌变倾向,被称为乳腺癌前病变,如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乳腺恶性肿瘤和乳腺癌区别在哪乳腺恶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范围、治疗方案等方面不同。范围不同,乳腺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乳腺任何组织恶性肿瘤,包含上皮和间叶组织,而乳腺癌只是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不同,乳腺恶性肿瘤分为乳腺淋巴瘤、乳腺肉瘤等,其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类型确定,而乳腺癌的话就是单一的疾病,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放疗等方式治疗。生存周期不同,乳腺恶性肿瘤有些为高分化,有的则是低分化,生存周期不确定,乳腺癌生存时间,主要是看分期以及类型确定的。患者如有乳腺方面的不适,建议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起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症状包括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可扪及乳房肿块病因尚不明确以手术治疗为主
乳腺导管瘤
概述乳腺导管瘤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根据乳腺导管瘤病灶的多少及发生部位,可将其分为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有5%~10%的恶变率,需予以重视。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错构瘤
乳腺错构瘤是由乳腺组织中各种成分组成,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最具代表性的错构瘤为腺脂肪瘤,还有腺冬眠瘤和黏液样错构瘤等变型。主要发生于分娩后或绝经期妇女,其发生的年龄跨度较大,青少年也有发生。由于肿瘤边界清楚,手术切除完整,预后良好。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和腋窝部位放疗的常见并发症。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5%,术后加放疗其发生率增加到52%。20世纪80年代据文献报道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5%。近年来腋窝淋巴结清扫后中度、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不超过5%。淋巴水肿的程度与个体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上肢淋巴管交通支欠发达,容易发生淋巴水肿。高龄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高。
乳腺癌
乳腺无痛性肿块是常见的首发症状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约占99%早期乳腺癌首选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五
乳腺Paget's病
乳腺Paget's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乳头乳晕皮肤瘙痒、糜烂、破溃、渗液、结痂、脱屑、伴疼痛等湿疹样改变,故又称为乳腺湿疹样癌,可伴有或不伴有乳腺内肿块。1874年Paget首先报道了15例乳头乳晕湿疹样改变的患者,均伴有同侧乳腺癌,故将这一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命名为乳腺Paget's病,占同期乳腺癌的0.7%~4.3%。乳腺Paget's病的高发年龄段为50~54岁;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者罕见。病理学特征为乳头表皮内可见到Paget's细胞,显微镜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体积较同层的上皮细胞大2~3倍,是相对较大的恶性肿瘤细胞。乳腺Paget's病单纯乳头乳晕病变者,或仅伴有导管内癌的患者预后好;伴乳腺肿块,且肿块病理证实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较一般性乳腺癌的患者预后相似或略差。
乳头皲裂
多指因产妇哺乳不当导致的乳头出现裂口表现为乳头疼痛、乳头红肿、乳头表面细小裂口,严重者破裂出血等由于产妇乳头内陷或过小,喂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治疗方式主要为纠正哺乳姿势,涂抹油脂类制剂等
乳头炎和乳晕炎
概述乳头炎和乳晕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等感染引致的乳头及乳晕皮肤和腺体的化脓性炎症。若处理不当,可发展成乳房炎。
乳头腺瘤
乳头腺瘤是乳头泌乳导管上皮细胞乳头状瘤样增生和腺病混合存在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在乳头内或乳晕下方,其发病率不足乳腺良性肿瘤的1%。男性亦可罕见乳头腺瘤。乳头腺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文献报道40~50岁患者居多。
乳头侵蚀性腺瘤病
概述乳头侵蚀性腺瘤病是指发生在较大的乳头导管的腺瘤。临床较少见。
乳头肌功能不全
乳头肌功能不全指房室瓣腱索所附着的乳头肌由于缺血、坏死、纤维化或其他原因,收缩功能障碍或乳头肌方位改变,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产生二尖瓣反流。后内侧乳头肌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因此,后内侧乳头肌受累较前外侧乳头肌多见。乳头肌断裂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5~7天,少数在3周内。后内侧乳头肌断裂常见于急性穿透性下壁心肌梗死,前外侧乳头肌断裂则是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的后果。
乳头的乳头状瘤
概述乳头的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于乳头的良性肿瘤。瘤体如疣状或菜花状,位于乳头表面,临床少见,表现为乳头表面疣状或菜花状肿物,生长缓慢,无自觉不适。主要通过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多不复发。
乳糜胸
乳糜胸是因胸膜腔内积贮过量的乳糜液或淋巴液导致以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常因先天性胸导管闭锁、胸导管梗阻、颈胸部外伤等引起胸导管破裂导致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胸膜腔引流、胸膜腔固定以及手术治疗等
乳管内乳头状瘤
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典型症状为乳头溢液,有时也可触及肿块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不及时治疗有一定癌变风险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采用腺叶切除、溢液导管切除术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