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
肾血管畸形与压迫是指双侧肾脏的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在起源数量、引流方向上存在异常或受周围组织脏器的压迫变形而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损害。
肾旋转异常
正常的肾脏位于肾窝中,肾盏朝向侧壁,肾盂则开口向中线内侧,否则称之为旋转异常。首先,应当除外由于外力因素如腹膜后肿瘤推挤等所致的异常。发病率男性2倍于女性,左右侧肾脏无差异。
肾下垂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统与其他方面症状。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3cm之内的活动度。
肾损伤
肾损伤主要指各类创伤引起的肾脏实质损伤主要表现为血尿、上腹部疼痛、肿块及腰背部瘀伤,严重者有失血性休克多为高空坠落或腹部创伤造成,如车祸、枪伤、刀刺伤多数患者可进行非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需手术
肾髓质囊性病
肾髓质囊性病又名髓质海绵肾、肾小管特发性扩张、非尿毒症性髓质囊性病等。多为双侧发病。病理特征是乳头部集合管扩张形成肾髓质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腔。大体标本外观似海绵,多数小囊与肾小管或肾盂相通。由于尿液滞留在扩张的小管内,可继发感染、出血及微小结石形成。肾髓质囊性病是指在肾髓质出现的所谓囊性病变,此种囊性病变有两种类型,即髓质海绵肾和幼年性肾痨髓质囊性病。主要在儿童及青年中发病,男性多见,其发病率在1/5000~1/2000。
肾输尿管结石
位于肾和输尿管内的结石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的疼痛和血尿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疾病、使用药物等因素有关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碎石取石术等方式治疗
肾嗜酸细胞瘤
肾嗜酸细胞瘤是良性上皮性肿瘤。1942年Zippel首先报道此病,1962年由Hamperl命名为肾嗜酸细胞瘤,1976年Klein和Valensi共同总结了13例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之后该病才获得认可。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肾肿瘤分类中认为该病可能源于肾集合管的插入细胞。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肾上腺皮质、髓质及间质的良恶性肿瘤具有分泌功能性的肿瘤因分泌激素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可能与遗传、环境、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
肾上腺囊肿
肾上腺囊肿的大小可从数毫米到20厘米以上,多为单侧,双侧性囊肿占8%~10%。大多数临床无症状,为意外发现,少数较大的肾上腺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肾上腺囊肿较大时,可因压迫周围脏器出现腰腹部胀痛及胃肠道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可因囊肿破裂出血引起急腹症,手术探查时才被发现。
肾皮质髓质脓肿
概述尿路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可引起肾皮质髓质脓肿,肾皮质髓质脓肿则常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属或变形杆菌属感染所致。男性及女性均可患此病,男女之比相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
肾皮质脓肿
概述肾皮质脓肿是细菌侵入肾皮质引起的严重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如疖、痈、脓肿、感染的伤口或合并有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腰痛、寒战、高热、食欲不振等。
肾囊肿
肾囊肿是指肾脏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囊性病变,多为良性肾囊肿多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者可能有血尿、腰腹痛、发热、高血压等肾囊肿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无症状及并发症者可不治疗;囊肿直径≥4厘米或有症状者,可药物或手术治疗
肾结石
最常见的表现是腰痛和血尿身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药物等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尿酸结石首选药物溶石治疗,其他成分结石一般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手术治疗部分直径≤5毫米的结石通过大量饮水可自行排出
肾结节
概述肾结节病是指由一些致病因素刺激脏器使局部组织变硬、钙化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肉芽肿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及遗传、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靠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
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病。重复肾及输尿管畸形可以单侧性,亦可以是双侧。单侧较双侧者多,右侧较左侧多约四倍,女性较男性多。有统计数字显示,在女性完全与不完全的重复输尿管畸形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但在男性则大多数为不完全性的重复畸形。
肾积水
肾积水是指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在肾内积聚,导致肾功能减退的疾病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多由尿路梗阻性疾病引起,如先天性疾病、结石、肿瘤等轻度肾积水不伴其他症状者可以暂缓治疗;重度肾积水者要尽快引流尿液
肾发育不全
肾发育不全是指肾脏体积小于正常50%以上,但肾单位及分化正常。由于胚胎时期血液供给障碍或其他原因,使生肾组织未能充分发育,形成一只细小的器官,表面呈分叶状,保持了原始幼稚型肾状态。输尿管亦常发育不良,泌尿功能不正常,血管特别是动脉,亦常细小硬化。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此种肾脏可能位于正常位置,亦常与异位肾伴发(异位肾发育不良之机会较多)。对侧肾脏之位置形态及功能大都正常,可能有代偿性的肥大。肾发肾不全的发病率是约600人中可有一例。
肾动脉粥样栓塞
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栓塞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肾小动脉粥样物质的阻塞程度而致肾功能快速或缓慢减退。肾栓塞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肾动脉粥样栓塞可于弥漫侵袭性动脉粥样硬化时自发出现,或继发于血管外科手术,血管成形术或动脉造影术。肾动脉粥样栓子典型的为非膨胀性,形状不规则,更易于产生不完全闭塞伴继发性缺血性萎缩而不是肾梗塞。常紧接发生异物反应,引起内膜增生,巨细胞形成和增生和进一步血管腔狭窄。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是指肾动脉主干或较大分支由于血管壁或血液因素导致肾动脉腔内发生的完全闭塞,引起肾功能损害、一过性高血压、肾区疼痛及肾组织缺血性坏死等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尿常规改变、细胞酶学增高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放射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肾梗死的诊断率有所提高。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至6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
肾动脉瘤
肾动脉瘤并不罕见,约占内脏动脉瘤的19%。80%为单侧,17%为肾内型,30%呈多发性。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约50%于50岁左右明确诊断。起初认为其发生率极低,直到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应用后发现其并不少见,目前认为发病率0.1%~0.3%。按照形态和部位可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肾内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其中以囊状动脉瘤最为常见,约占9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