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石膏综合征
1878年Willatt首先报道1例因使用髋人字石膏后出现急性胃扩张症状,而命名为石膏综合征。1971年Evarts报告未用石膏治疗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的患者亦可发生恶心、反复呕吐症状。他认为石膏综合征是误称。由于这类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因此本征并不少见。
十字韧带损伤
十字韧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因而在膝关节受外伤时容易发生损伤,全面了解韧带损伤的程度、部位以及合并症,尤其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及时诊断,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关节镜检查虽然准确性高,但有创伤性,MRI是一种准确而有效的、无创伤性评价韧带损伤的方法,目前已应用于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内有前、后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面;后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面,膝关节不论伸直或屈曲,前后十字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概述十二指肠重复畸形是因前肠、肝、胆、胰胚胎发生过程中分化不全所致的十二指肠重复异常。为少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仅占所有消化道重复畸形的5%~7%。其重复畸形囊腔呈空腔球形,多数黏附于十二指肠后侧或内侧。
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综合征
概述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综合征是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慢性肠梗阻的一组疾病。
十二指肠息肉
主要由长期胆汁、胃酸或炎症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等引起主要通过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绝大部分可完全治愈,极少数恶变肥胖、吸烟嗜酒、糖尿病、长期熬夜、家族遗传肠道肿瘤等易发
十二指肠损伤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占腹内脏器伤的3%~5%。十二指肠与肝、胆、胰及大血管毗邻,因此,十二指肠损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损伤。十二指肠破裂后,多数患者立即出现剧烈的腹痛和腹膜刺激征,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
概述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平滑肌或肠壁血管平滑肌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黑便、食欲减退等为主。
十二指肠旁疝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肠管和肠襻被包绕在十二指肠旁的腹膜后隐窝内称为十二指肠旁疝,亦称肠系膜疝、先天性结肠系膜疝和腹膜后疝。因由胚胎期中肠旋转异常所致,是为先天性腹内疝,左侧尤为多见。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良、恶性比例为1∶2.6~1∶6.8。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本身虽属良性,但部分肿瘤有较高的恶变倾向,有的本身就介于良、恶性之间,甚至在镜下均难于鉴别。尤其肿瘤生长的位置常与胆、胰引流系统有密切关系,位置固定,十二指肠的肠腔又相对较窄,因此常常引起各种症状,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由于十二指肠位置特殊,在这些肿瘤的手术处理上十分棘手。
十二指肠穿孔
概述十二指肠穿孔是指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穿透十二指肠肠壁全层,引起破溃穿孔的严重病症,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情绪极度紧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劳累或者饮酒后,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带有鲜血等。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等。
升主动脉瘤
各种原因引起升主动脉直径异常扩张至正常直径1.5倍以上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有搏动性包块、胸腹痛等由囊性中层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感染等引起以介入和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肾肿瘤
发生于肾脏的良恶性肿瘤,统称为肾肿瘤早期无症状,典型表现为血尿、腹部包块和腰部疼痛病因尚不明确根据个体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肾盏憩室
概述肾盏憩室是指肾实质内覆盖移行上皮细胞的囊腔,经过狭窄通道与肾盂或肾盏连通。憩室无分泌功能,但尿液可反流入憩室内,可为多发性,位于肾的任何部位,但肾上盏更易受累及。
肾盏积水
概述肾盏积水是指肾盏内附移行上皮并呈囊性扩张的疾病,较少见。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肾盏积水,多无明显的原因,可能与漏斗入口处环形肌失弛缓形成功能性梗阻有关。
肾脏损伤
概述肾脏损伤多由火器伤、刺伤及局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依创伤的程度分为挫伤、撕裂伤、碎裂伤和肾蒂伤4种类型。临床常见症状有血尿、休克、局部包块、腰部疼痛、腰肌紧张等。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引起肾积水的一种常见的尿路梗阻性疾病。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妨碍了肾盂尿顺利排入输尿管,使肾盂排空发生障碍而导致肾脏的集合系统扩张。起初,肾盂平滑肌逐渐增生、蠕动加强,试图通过远端的梗阻排出尿液;当不断增加的蠕动力量无法克服梗阻时,就会导致肾实质萎缩和肾功能受损。
肾盂旁囊肿
肾盂旁囊肿是由单纯性肾囊肿发展变化而来,囊壁由一薄层纤维组织覆以一层扁平上皮,内含草黄色清液,少数囊肿内含血性液体,感染后壁可增厚,内含黏稠的液体。发生在肾门肾窦附近的囊肿,长大后可进入肾窦,命名为肾盂旁囊肿。肾盂旁囊肿多由先天性因素造成,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肾盂旁囊肿通常单发,也可多发,双侧同时发病较少。组织学来源为肾实质或陈旧性含尿囊肿,临床将这两种通称为肾盂旁囊肿。
肾盂结石
概述肾盂结石指发生于肾盂的结石,是一些晶体物质和有机基质在肾盂的异常聚积所致,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肾异位血管及副血管
85%的肾具有一根肾动脉,所谓“多发肾动脉”是指任何一个肾由多根肾动脉供应;所谓异位血管又称迷走血管,是指非来源于主肾动脉或主动脉的血管;所谓副肾动脉又称附加血管,是指2根以上的血管供应同一个肾节段,多见于左侧及肾下极。异位血管除异位肾、融合肾和马蹄肾外是较罕见的。副血管有稍高的发生率,更常见于左侧。
肾移植排斥反应
肾移植排斥反应是移植肾与受者产生免疫病理反应所致病症。由于供者、受者遗传背景的差异,若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移植肾可能受到体内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活性细胞和抗体的“攻击”而出现排斥反应。肾移植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