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肺粪类圆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一般寄生于人体小肠黏膜下层,在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亦可引起肺及其他内脏播散性损害。肺粪类圆线虫病是由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侵入皮肤或黏膜后经淋巴管或静脉系统、右心而至肺,经3~30天发育成童虫,少数童虫在肺内或支气管中发育成熟,多数童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的疾病。本病全球均有分布,但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较多,中国多数地区感染率在10%以下。
肺放线菌病
肺放线菌病系由厌氧的以色列放线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这菌为正常人口腔、龋齿、扁桃体隐窝中的常存菌。多数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吸入含有放线菌颗粒的分泌物而发病。也可来自血行播散或腹部病灶的直接蔓延。
肺动脉压
肺动脉压是指血液流经肺循环对肺动脉血管产生的侧压力,由漂浮导管远端直接测得,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肺循环是一个高容量,低阻力系统,由于肺动脉肌层壁薄且不完整,因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和容量贮备能力。肺循环动脉部分总的阻力大致和静脉部分相等,故血流在动脉部分的压力降落和在静脉部分的压力降落相等。由于肺循环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小,所以右心室的每分钟输出量虽然和左心室基本相等,但肺动脉压远远低于主动脉压。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血压异常升高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常见症状有活动后呼吸急促、易疲倦、胸痛、头晕、下肢水肿等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遗传因素等有关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肺淀粉样变性
概述肺淀粉样变性是指肺、气管或支气管内淀粉样物质沉着。按发病原因可有原发性和继发性,按其侵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肺实质型和气管支气管型。
肺地丝菌病
肺地丝菌病系由念珠地丝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病变。临床表现类似支气管炎和肺结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呈黏液样或胶质样,有时痰中带血丝,部分病例出现发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原发性肺损害。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反应抗原,故可以引起继发性肾损伤。本病好发于男性青年,男与女之比为9∶1。16岁以下患者少见。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 syndrome)又称古德帕斯丘综合征,是一种以复发性肺出血继而出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大量新月体形成、可伴毛细血管坏死和肺泡内出血为主要病理变化。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
肺充血
肺充血(Pulmonary congestion)是肺毛细血管内血液过度充满,是由左心衰竭所引起的肺部充血。分为溢性(又称主动性)充血和阻塞性(又称被动性)充血。前者是流入肺内的血流量增多,流出量亦增多或正常,导致肺毛细血管过度充满。后者则因血液流人量正常或增加,而流出量减少,引起肺的瘀血性充血。肺充血主要发生在高温炎热的季节。在长时间肺充血的基础上,由于肺内血液量的异常增多,致使血液中的浆液性成分渗漏至肺泡、细支气管及肺间质内,引起肺水肿。
肺尘埃沉着病
长期吸入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肺部疾病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而致病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肺部真菌感染
由真菌直接侵入导致的肺部疾病以呼吸道症状多见,如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少数可无症状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多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预后差异较大,与真菌类型、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
肺部化脓性感染
概述肺化脓性感染是指化脓性细菌引起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造成肺或支气管组织破坏,以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最常见。
肺部感染
病原体入侵终末气道、肺实质和肺间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多采取综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肺部粪类圆线虫病
概述肺部粪类圆线虫病是指皮肤或黏膜感染粪类圆线虫丝状蚴后,经小血管、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寄生于肺和支气管,引起肺部损害,亦可侵及肠道、心、肝、脑、肾等,引起多器官损害。
肺包虫病
肺包虫病又称肺包虫囊肿、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囊肿,为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幼虫(棘球蚴)在肺内寄生所致,是肺部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本病最多见于畜牧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
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可有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喘鸣、胸痛等症状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相关胸部CT是目前常用检查手段,但病理是确诊“金标准”
肥胖症
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身体脂肪蓄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症状有体重超标,腰围增加;中重度肥胖可有气急、关节痛、焦虑、抑郁等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等多种原因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辅助药物及手术治疗
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超过理想体重的20%~40%为轻度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40%~l00%为中度,超过理想体重的100%为重度,或称过度肥胖。过度肥胖造成的心功能紊乱称为肥胖性心肌病。1933年Smith和Willius最早报道在过度肥胖患者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这些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或其他心脏病,并提出了肥胖与心脏功能失常的关系。轻、中度肥胖患者虽可出现心室肥厚,但一般不出现循环淤血的症状。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可有较长的无症状期,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这些症状呈发作性,系由于舒张功能受损所致,患者的心排出量增高,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近期体重增加可导致症状的加重。如果首次发作时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这些症状可在10~15年内反复发作、加重,其心脏收缩功能可一直长期保持相对良好。
肥胖性水肿
概述肥胖性水肿是指肥胖者常因皮下脂肪组织积聚增多,对浅静脉的支撑作用减轻,血管易扩张,下肢静脉压升高,血液淤积,导致血液及组织液回流受影响而致的水肿。水肿一般可随肥胖的消失而消失。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以幼儿、学龄期男孩多见,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尿崩等为其特征。大多数由下丘脑垂体或其邻近部位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多种病因引起,下丘脑病变为引起本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