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空泡蝶鞍综合征
概述空泡蝶鞍综合征是指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和继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两种。
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多经体检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
空洞型肺结核
本病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低热、盗汗等症状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
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1947年从人体首次分离到该菌。
空鞍综合征
脑脊液随蛛网膜进入蝶鞍内,压迫垂体、视交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激素紊乱、脑脊液鼻漏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先天性多见,​也可继发于头部外伤、垂体手术、颅内肿瘤等无症状者仅需观察,激素缺乏者行激素替代治疗,症状严重时进行手术治疗
克雅病
指传染性朊蛋白(PrP)所致的一类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的智力减退、精神障碍、运动失调、肌肉萎缩等发病与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和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有关以对症处理为主,无有效治疗
克山病
克山病是以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原发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呼吸困难、咳嗽等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造成的营养性物质缺失及生物感染因素等相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为可传递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常见类型。该病较罕见,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男女患病率相等。发病年龄多在40~65岁,但可在成年的各阶段发病。本病是由慢病毒中朊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疾病。起病亚急性,进展快,呈持续进展性痴呆,锥体和锥体外系征,伴有肌阵挛抽搐,病程短,多在1~2年内死亡。尚无特异性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给予良好的护理和有效的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欧、亚、非三大洲都有分布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但也有2.5~3岁婴幼儿被感染。临床表现与其他型出血热相似,惟肾脏的损伤较为轻微。患者入院时多呈重症,病死率高达50%。本病因在克里米亚和刚果相继发现而得名。在国内首先发现于新疆巴楚,故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
概述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是因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属于罕见病,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可伴有胆红素脑病。根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程度,分为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Ⅰ型和Ⅱ型。
克雷白杆菌属感染
克雷白杆菌属是除大肠杆菌外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与沙雷菌属、肠杆菌属与哈夫尼亚菌生化反应很相似,可以引起呼吸道感、败血症、伤口感染等。肺炎克雷白杆菌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克-雅病性痴呆
克-雅病性痴呆是属朊病毒疾病,是由朊蛋白传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潜伏期长,病程短,多在1~2年内死亡。痴呆为持续进展性。本病较罕见,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男女患病率相等。发病年龄多在40~65岁。
科罗拉多蜱热
科罗拉多蜱热由科罗拉多核糖核酸(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35~50纳米,外层包膜含脂蛋白,故对乙醚敏感。经蜱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革蜱为带菌者。临床以发热、头痛、背痛、双峰热持续1周,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科根综合征
科根综合征((Cogan syndrome))是一种累及眼、听觉-前庭系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基质性角膜炎、前庭功能障碍、突发听力下降,以及系统性血管炎等。1934年首次报道本病。1945年美国眼科学家详细描述了4例听觉-前庭障碍伴发非梅毒性基质性角膜炎的病例,此后即命名为科根综合征。本病以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本病相当罕见,确切病因不清,目前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属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的一种。也有人将其分类为血管炎中的一种。
柯兴综合征
柯兴综合征又叫库欣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皮质醇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症是1921年由Cushing发现的一种严重疾病。这组患者中有40%的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比较高。库欣综合征患者80%有高血压,高血压是提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柯萨奇病毒性肠炎
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可引起胎儿畸形甚至死胎。柯萨奇病毒又可分为A型和B型两类,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及所致症状都不相同。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分布于多种器官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同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临床表现可由不同病毒所致。
柯萨奇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肠病毒,分为A和B两类,一般在夏秋季呈流行或散在发生,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呼吸道,亦可通过血行经胎盘传播给胎儿。病毒开始在肠道、上呼吸道的内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复制,经血行传播,其亲嗜性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内皮细胞、肝、胰、肺、生殖器官、骨骼肌、皮肤黏膜等。
抗肾小球基膜病
抗肾小球基膜病(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0.14%,男女比为6:1,平均起病年龄为26.1±7.6岁。肾小球基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是肾小球滤过蛋白的主要屏障,不但可作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处,某些成份还可作为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抗GBM病。早期血浆置换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缓解肺、肾损害。抗肾小球基膜病是什么抗肾小球基膜病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基膜,引发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病因未明。典型的例子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该病由病毒感染或化学物质吸入导致肺损伤,损伤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被身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进而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引发肺出血。由于肾小球基膜与肺泡毛细血管基膜存在相似的表面抗原,机体也会同时将肾小球基膜细胞识别为异己成分,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基膜,导致肾小球肾炎。在免疫荧光检查中,抗肾小球基膜病显示为特征性的连续的线性荧光。
抗磷脂综合征
以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及抗磷脂抗体阳性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以抗凝、抗血小板、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