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铝尘肺
铝尘肺是长期吸入金属铝粉或氧化铝粉尘引起的一种尘肺。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长期吸入铝粉或含氧化铝的粉尘,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沉积在肺组织导致肺纤维化,称为铝尘肺。铝为银白色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建材制备、冶炼铝、生产铝粉等作业;金属铝粉用于制造炸药,导火剂等;用氧化铝经电炉熔融成的聚晶体可制成磨料粉和磨具等。这些行业工人均可接触铝粉或氧化铝粉尘而引起铝尘肺。
路易体痴呆
路易体痴呆(DLB)是一组在临床和病理表现上重叠于帕金森病与Alzheimer病之间以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为临床特点,以路易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已构成一独立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概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系统血栓包括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却能危及生命的脑血管事件,其发病率约5/10万,并占所有卒中的0.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孕妇、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的年轻人群。在正常人群中,年发病率在新生儿和儿童为7/10万,成人为2/10万~5/10万。其中54%的患者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药,34%处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前状态,2%为孕妇或产褥期女性,其他诱因包括感染(12%)、癌症(7%)及血液系统疾病(12%)。
颅内动脉痉挛
颅内动脉痉挛也称脑血管痉挛,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在持续的高血压、局部损伤或微粒子的刺激下也可引起脑动脉痉挛,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低压综合征
颅内低压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侧卧位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0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性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颅底凹陷症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迫使其下方的寰枢椎(齿状突)升高进入颅底,可合并部位的其他骨发育异常(如椎体分节障碍、寰椎融合障碍),并可合并神经结构畸形(如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和脊髓积水等),这些畸形可见于30%的颅底凹陷患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是由乙脑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本病是由乙脑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以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为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可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点片状皮下出血点等普通型预后良好,暴发型病死率较高需要早期积极应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等
流行性甲型脑炎
流行性甲型脑炎又称昏睡性脑炎。1917年4月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医生描述了对本病的临床和病理的发现,并提出一种独立的疾病,故又称VonEconomo脑炎。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嗜睡、睡眠颠倒或失眠)、昏睡、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较轻机体感染流感病毒所致可采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流行性出血热
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性休克、肾脏损害感染汉坦病毒引起,通过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病理反应致病发热期可用抗病毒药物,可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为2~3周。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是1892年Pfeiter从一名流感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所得。流感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是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流感杆菌一般存在于人类的上呼吸道,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用型特异性免疫血清作荚膜肿胀试验将该菌分成六个血清型,即a,b,c,d,e和f型。其中b型菌对人类(婴幼儿)致病性最强。流感杆菌仅侵犯人类发病年龄以3个月至3岁婴儿为主,因为2个月以内的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杀菌抗体故很少患病,其后随着年龄增长,来自母体的特异性杀菌抗体下降,而自身尚未能产生足量抗体,故易患此病。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很少发病。如5岁以后发病者应注意检查有无解剖和免疫缺陷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最多一家中同时有两个患儿者也屡有报告。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是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属嗜血杆菌属,本属细菌因人工培养时必须加新鲜血液或血液成分方能生长,故名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属中最常见的对人有致病性的细菌,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部炎症。本病有两个高发年龄组,即6个月~5岁的婴幼儿组和有基础疾病的成人组。秋冬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某些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发生,尤其在流行性感冒流行之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发病率增加且病情严重。
流感病毒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是由流感病毒侵犯下呼吸道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由病毒本身直接侵犯引起,或由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流感病毒肺炎容易发生于有基础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早期表现流感症状,病情进展迅速者病死率较高。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概述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出现硫化血红蛋白的疾病。硫化血红蛋白一旦生成,不能再恢复为血红蛋白,由于硫化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临床上发生发绀、头晕、头痛、气急等缺氧症状,一般无呼吸功能障碍。一些能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的药物亦可产生硫化血红蛋白如:磺胺药、非那西丁、硝酸甘油等药物和接触亚硝酸钠、硝酸钾等有毒物质均可引发本病。
零号病人
“零号病人”指的是第一个得传染病,并开始散播病毒的患者。在流行病调查中,也可叫“初始病例”或“标识病例”,正是他造成了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
淋菌性直肠炎
淋菌性直肠炎为直肠柱状黏膜淋菌性疾病,是直肠炎的一种,多见于男性同性恋者。临床表现为肛门瘙痒、疼痛或坠胀感,排便时加重,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查体见直肠黏膜肿胀、糜烂、渗血。淋菌性直肠炎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应积极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