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慢性便秘
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超过6个月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和大便干硬等主要由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引起包括病因治疗、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手术治疗
慢快综合征
概述慢快综合征是在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在恢复窦性心律之前有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博,患者可出现头晕、胸闷、黑矇甚至晕厥症状。
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迭宫绦虫第三期幼虫裂头蚴寄生在蛙、蛇、鸟和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的肌肉、皮下组织、结缔组织、胸腹腔等处而引起的严重寄生虫病。危害最大的是,曼氏裂头蚴可侵入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麦胶性肠病
麦胶性肠病又称乳糜泻、非热带性脂肪泻,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病率在增高。
马钱子中毒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别名有番木鳖、乌鸦眼、苦实、马前、牛银等。本品无臭,味极苦,有大毒。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中医在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等病症时常配伍使用马钱子,然其性大毒,不当使用易引起中毒。
马洛里-魏斯综合征
马洛里-魏斯(Mallory-Weiss)综合征是指由于剧烈呕吐和腹内压骤然升高等因素导致远端食管和贲门黏膜的纵形撕裂,引起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马洛里-魏斯综合征是消化道急症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本病多数为自限性,若累及小动脉可引起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
马尔堡病毒病
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病死率很高。一般认为,狐蝠科果蝠属于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马尔堡病毒从果蝠传给人类,并通过人际间传播。马尔堡病毒病传染源为患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通过感染的血液、组织、尿及呼吸道分泌物、精液等传播。
麻风性周围神经病
麻风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周围神经病,主要通过与麻风分枝杆菌携带患者的长期频繁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麻风分枝杆菌具有很强的嗜神经性,特别是神经组织的施万细胞(Schwann cell) ,其主要侵犯人体周围神经与皮肤。麻风病可以周围神经损害起病,易误诊。在麻风病合并神经系统的损害中,多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粗大及其相应神经支配区的功能障碍。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面神经、腓总神经等,以真皮神经及周围神经干受累最为常见。感觉障碍为最早出现且最突出的神经系统表现,其中温度觉最早受累,痛觉次之,触觉最迟累及。麻风病早期更多累及末梢神经及小神经纤维,尤其以感觉纤维为甚。经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及神经超声、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可探查到早期神经功能损害,特别是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损害,此等病变可出现在麻风病的整个病程阶段。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单纯神经损害,即没有任何皮损但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疾病状态,也可称作“寂静神经病(silent neuropathy,SL)”,提示在麻风病典型临床表现,如皮疹的出现之前,就可能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目前麻风病在我国已少见,但有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隐匿病例,麻风病的防治仍需重视。
麻痹性痴呆
麻痹性痴呆(GPI)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一种晚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麻痹、进行性痴呆及人格障碍为特点。神经梅毒的晚期表现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所致。阳性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有助于确诊。少年型麻痹性痴呆是一种先天性梅毒,一般在10岁左右出现症状。本病又称全身性麻痹、全身麻痹性痴呆。
麻痹性肠梗阻
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的疾病常有持续性腹胀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常因腹部大手术后、严重腹部外伤、感染等引起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麻痹性臂丛神经炎
麻痹性臂丛神经炎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发病急,预后好。
Milk-Alkali综合征
Milk-Alkali综合征又称乳-碱综合征,是指因长期进食大量牛奶或钙剂,并服用大量可吸收的碱剂引起的高钙血症、碱中毒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等一组临床症候群。过去多发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科治疗中,因治疗药物及方案的改进,本征现已罕见。
Meige综合征
是一种病因未明、可能是脑内神经递质异常导致的眼周、口周肌肉控制障碍的疾病常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做出频繁眨眼、张口、咬牙、噘嘴等奇怪表情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药物、脑部疾病等有关以口服药物、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和手术治疗为主
Machado-Joseph病
概述Machado-Joseph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病,具有突眼、眼震、进行性共济失调、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征,以及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并有早现遗传倾向。国际疾病分类学已将本病归入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称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Ⅲ型,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中最常见的病种。
锂肾病
锂肾病是由锂制剂引起的肾脏损害。急性锂中毒可出现精神神经和肌肉症状,包括情感淡漠、反应迟钝、震颤、强直和共济失调,并可能发生意识障碍和昏迷。急性锂中毒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多种肾脏病变,包括慢性小管间质疾病、肾性尿崩症和浓缩功能障碍、不完全远端小管酸中毒、进行性小管间质疾病、远端小管微囊形成。较早的有关锂制剂引起慢性肾损害的报道见于1977年。本病发病率不详,长期接受锂治疗的患者50%以上ADH抵抗性尿浓缩功能障碍。20%左右的病例可有多尿。85%长期接受锂治疗者GFR正常,15%有轻度GFR受损,显著GFR下降仅见于接受锂治疗超过10~15年者。
洛伊-迪茨综合征
洛伊迪茨综合征(LD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TGFBR1、TGFBR2、 SMAD3 及TGFB2基因突变是其致病原因。LDS的心血管、骨骼系统病变与马方综合征(MFS)类似,既往几乎都被误诊为"马方综合征"。然而,LDS患者动脉瘤增长速度、主动脉破裂的危险性均远超MFS,因此误诊可能贻误治疗,临床上需要注意。
洛博芽生菌病
概述洛伯芽生菌病是由罗伯菌感染所致皮肤局部感染。罕见。该病原菌尚未培养成功,但其分子结构与巴西类球孢子菌相似,在皮肤里呈球状的细胞内酵母形态。
螺菌病
螺菌病又名鸡螺旋体病、小螺菌鼠咬热。鼠咬热原系鼠类传染病,为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小螺菌。临床可表现为回归型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淋巴结炎及皮疹等。
绿猴病
绿猴病又称马尔堡病、非洲出血热、马尔堡-埃博拉病毒病。中国尚无绿猴病发生和流行的病例或血清学证据,鉴于其对人类和养猴业的危害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腹泻(DT)是指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粪便,或未成形粪便次数不定但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甚至包括更多较轻微的、但足以影响旅游计划的肠道紊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