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也叫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虫纲中最重要的致病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并可扩延至肝、肺、脑、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
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是受血者输入不相容红细胞或存在同种抗体的供者血浆,使供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破坏而引起的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按发生的缓急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AHTR发生于输血后24小时内,大多数于输血后立即发生,输入10ml不相容血液即可迅速引发AHTR。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24小时后,多数发生在输血后3~7天,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及血红蛋白下降应高度重视。如有黄疸、血浆游离胆红素升高、血涂片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便可确诊。发生溶血的原因是ABO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引起,其溶血程度与抗体效价和输入的红细胞量成正比。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超出骨髓造血代偿能力,引发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黄疸等症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经积极治疗可缓解病情,部分可治愈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本病累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1/3以上的HUS患儿可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由于HUS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在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方面均有共同之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统称之为HUS/TTP或血栓性微血管病(TMA)。随着诊疗技术的日趋完善,HUS的预后已有所改观。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概述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是指一种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病为特征的急性病症。起病时可表现为胃肠炎、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急性期典型表现是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
概述溶血过度所致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发生的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贫血、黄疸、肝脾大、尿色改变。发生溶血危象时可出现腰背疼痛,寒战、高热、晕厥、血尿等症状。
妊娠舞蹈病
妊娠舞蹈病是少见的妊娠并发症,目前认为是由妊娠激发的晚发性小舞蹈病。本病的病因不清,妊娠只是诱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引起本病,患者无感染或心脏病史,终止妊娠后舞蹈样动作立即停止。少数学者认为,妊娠舞蹈病可由精神因素、全身毒血症或感染(如轻度脑炎)诱发。
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妊娠之前就存在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脏病少见;第二类是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
妊娠期哮喘
妊娠期哮喘的发生率是1%~4%,其中30%孕妇有鼻炎样症状,出现鼻腔阻塞、鼻出血、发音改变等症状。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早产、胎儿发育不良、胎儿生长迟缓、过期产、低体重等,可诱发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毒血症、阴道出血和难产等,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母儿生命。对妊娠哮喘,妊娠初期就应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状态,尽可能避免进入急性发作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晚期疾病,表现为母体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初期为恶心、呕吐,并出现肝功能异常,随后出现皮肤瘀斑等凝血功能障碍病因不清,可能与胎儿和/或母体的脂肪酸代谢缺陷有关及时终止妊娠是关键,配合药物或外科手段及对症支持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以瘙痒为主要症状,手掌和足底常见可导致胎死宫内、羊水粪染、早产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熊去氧胆酸为其一线药物治疗通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退
妊娠呕吐
约有半数以上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早孕反应,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多数在孕6周前后出现,8~10周达到高峰,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妊娠合并癫痫
妊娠合并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按照有关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扩散的范围,功能失常可能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有之。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患者可有一种或数种发作为其症状。妊娠妇女患有癫痫会影响到整个分娩的进程及胎儿的发育,而且妊娠也会加重癫痫。
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迄今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尚无明显进展。妊娠合并MG,由于其本身及治疗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了孕产妇及其胎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约多于男性1倍,女性病例多见于生育年龄。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全血细胞(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减少,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妊娠合并再障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03%~0.08%。妊娠不是再障的原因,但妊娠可使再障的病情加剧,再加上妊娠期间生理性血液稀释,易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再障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和出血的几率增加,是孕产妇的重要死因。妊娠严重贫血(血红蛋白<60g/L)对胎儿不利,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和死产等。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受累等,称为五联征,有前3者称为三联征。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的病例为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大多数在15~30岁,以年轻成人多见。妊娠可能为该病的诱发因素而表现为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VTE)主要是指下肢静脉系统血栓,主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其发生率约为1.3/1000次妊娠,在发达国家中是母亲死亡的首要致死原因。及时诊断静脉血栓十分重要,因为未治疗的DVT有25%血栓脱落嵌顿于肺血管而发展为肺栓塞,未诊断的肺栓塞死亡率为30%。DVT的病死率也很高,表现为慢性腿部疼痛、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脱失和溃疡。
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
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临床上年轻女性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妊娠期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较低,但准确的发生率尚未清楚。
妊娠合并哮喘
妊娠合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可逆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喘息发作特别是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不仅危及母亲,而且由于母体严重缺氧可致胎儿宫内缺氧,发育迟缓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此对妊娠期哮喘发作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母儿安全。妊娠合并哮喘是一种多基因疾病患哮喘的母亲的后代易患哮喘,如果第1胎有哮喘,第2胎患哮喘的可能性更大若双亲均系哮喘患者,那么他们的后代几乎均患此病。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认为SLE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见于年轻妇女。大多数患者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倦、乏力、体重减轻和周身不适,出现骨骼肌肉症状,包括严重关节疼痛,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半数有关节晨僵,肌肉疼痛、乏力,严重者肌肉萎缩。85%SLE患者有血液系统改变,包括贫血、溶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中有狼疮抗凝物,出现皮肤损害,突出的特点是面部蝶形红斑,分布于鼻及双颊部,少数红斑也见于其他部位,红斑稍微水肿,日晒后加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