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于小儿红细胞膜蛋白分子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周围血象中可见大量椭圆形成熟红细胞,临床表现乏力、面色苍白、黄疸、脾大等贫血及溶血表现,症状轻重不一。
小儿血小板释放功能缺陷性疾病
概述血小板释放功能缺陷是一组异质性很大的遗传性疾患。患儿一般出生时即可出现紫癜及瘀斑,有时出血严重,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分为储存池病和血小板释放障碍性疾患。前者为血小板的致密颗粒缺乏、α颗粒缺乏乏;后者为血小板内容物正常,但释放障碍,包括花生四烯酸释放缺陷、环氧化酶缺乏症,血栓素A2合成酶缺乏症等。
小儿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概述小儿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全身性淋巴结病,常有多种组织器官损害。
小儿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概述小儿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小儿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是以快速生长的巨大脉管肿瘤和血小板减少性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小儿疾病,可危及生命,输注血制品、激素等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小儿系统性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广泛的血管炎和结缔组织炎症,存在抗核抗体,特别是抗dsDNA和抗Sm抗体。小儿SLE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临床除发热,皮疹等共同表现外,因受累脏器不同而表现不同,常先后或同时累及泌尿、神经、心血管、血液等多个系统,常表现为中至重度多脏器损害。过程笃重,有潜在致命性,儿童SLE的预后比成人更严重。
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
概述小儿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医源性疾病,指小儿在血液透析(通常仅指人工肾透析)以后,由于体液容量及化学渗透平衡校正过速,引起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进而出现的一系列与肾功能衰竭无直接关系的临床症状。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概述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组由于铁利用不良及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低色素性贫血,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本病病程发展缓慢,贫血症状明显,铁剂治疗可加重病情。
小儿水痘
概述小儿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的皮疹共同存在为特征,具有较强传染性,以冬春季多见,常呈流行性。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VT),简称室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小儿室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该病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多数无怕胖的心理和减轻体重的愿望,少数患者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本病女性比男性多见,通常发生于成年早期和中期。神经性呕吐的危害是什么神经性呕吐又称为心因性呕吐,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可能导致癔病症状发作、水电解质紊乱、精神心理障碍等危害。本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进食后突然呕吐,且呕吐不费力,但这种呕吐一般不会影响食欲、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1.若患者长期呕吐,可伴有癔病症状发作,表现为语言及动作夸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受到环境及情绪的影响等。2.部分患者由于呕吐次数、程度较重,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3.若患者长期发作,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如出现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等表现。因此,如出现神经性呕吐,应及时就诊,进行系统治疗。
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应为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占1/2500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容易反复发作,但初次发病以婴儿时期为多见。表现为突然发作和骤然停止。
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比较多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流脑及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婴幼儿。各种细菌所致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非特异性表现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部分可出现并发症。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是由嗜血流感杆菌所引起。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及成人,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患儿。
小儿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被细菌、细菌毒素或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所引起的中毒。根据毒物性质,通常可将食物中毒分为三大类,即感染性(细菌和真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小儿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发热,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可导致患者死亡。
小儿砷中毒
砷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盐类及有机化合物均有毒性,引起砷中毒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氢、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等。三价砷化合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在我国,砷中毒大多数是由饮用水中含砷量过高引起的。
小儿热带巨脾综合征
小儿热带巨脾综合征又称热带巨脾病或特发性热带脾肿大。主要表现为慢性巨脾,并伴有肝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及疟疾抗体明显升高。小儿热带巨脾综合征是疟疾感染后所致的免疫球蛋白代谢障碍性疾病,有遗传因素。预防疟疾感染为根本措施,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指由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亦称非伤寒沙门菌感染(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多侵犯2岁以内多病体弱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我国的发病高峰为5~7月。该病特点是病情重,合并症多,病死率高。
小儿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指较主导节律提前出现的异位心搏。按异位起搏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期前收缩。
小儿偏头痛
小儿偏头痛是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慢性复发性头痛病症,患儿年龄多在6~12岁,10岁以前男略多于女,青春期女性高于男性。其特点为:额颞部疼痛,以跳痛、剧痛或阵发性加剧为主;发作时间短,一般持续2~3小时,很少超过12小时;多为双侧性头痛,多伴有头晕、恶心及腹痛。
小儿女性性早熟
性早熟即青春期发育明显提前,女性性早熟占全部女性的0.2‰左右。由于每个正常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变异较大,故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腺增大、阴毛生长、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开始于10岁以前,即为女性性早熟,也有学者主张儿童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发育平均年龄2个或2.5个标准差以上者即为性早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