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超声弹性成像术
人体组织的弹性变化与其病灶的生物学特征紧密相关,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RI)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等都不能直接提供该组织的弹性这一基本力学属性信息。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是1991年由Ophir 首先提出的,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它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更能更生动地显示、定位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其原理是:利用组织内弹性系数分布不均的特性,组织内的应变分布也会有所差异。弹性系数大的区域引起的应变系数小,反之,弹性系数小的区域引起的应变系数大。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作用下,组织将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移、应变、速度的分布产生一定改变。当收集压缩前后的射频信号后,利用自相关(CMA)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再应用彩色编码成像,对纤维化疾病、肿瘤进行鉴别。
超敏反应实验诊断
超敏反应实验诊断是通过皮肤试验、血清IgE检测、免疫复合物检测等方法诊断超敏反应及类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种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所引起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临床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很多,但其发生机制却不同,了解各种超敏反应疾病的发生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超敏反应疾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是检测极其微量的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指标异常常见于心血管疾病、细菌感染等发现结果异常时建议就诊于心内科、急诊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疑似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可通过静脉血、足跟血检测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辅助诊断新生儿感染无须提前准备;若与血脂同时检查,检测前禁食12小时,可少量饮水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以灭活窄谱和广谱头孢菌素、单环类抗生素及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等抗生素为特征的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通常最易生产,其次,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绿脓杆菌也可生产。其特点是可以水解灭活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马斯平等除外)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卡芦莫南等),通常不水解头孢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其活性可以被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临床常用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筛选和确证两种试验)进行检测。
超薄细胞检测
超薄细胞检测简称TCT,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据报道,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的40%在5年内可逆转为正常,10%进展为原位癌。其余维持于非典型增生阶段。传统的巴氏涂片有高达53%~90%的假阳性,其原因是涂片中没有可诊断的细胞。TCT从采集标本、操作、制片到报告模式上,都比巴氏涂片和分级有了根本的变革,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CT检查方法为,用宫颈刷取宫颈表面及宫颈内约1.5厘米范围的脱落细胞,浸泡于“细胞保存液”中,经过滤使细胞随机均匀分散,在光镜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清晰薄层细胞。
肠镜检查
用肠镜来检查肠道的方法可观察、治疗肠道病变可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治疗、随访观察分为小肠镜、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
肠α₁-抗胰蛋白酶清除率
α₁-抗胰蛋白酶(α₁-antitrypsin,AAT)是蛋白酶抑制物,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人血浆中主要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既不被胰蛋白酶消化,也不在小肠吸收,其分子量与白蛋白相当。肠α₁-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可以作为胃肠道丢失的白蛋白的间接测定。
常量元素
在构成人体的矿物质中,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钠、磷、钾等。
常见吸入物过敏过筛试验
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致敏原的确定,对预防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自然界能引起变态反应疾病的过敏原有很多,但主要以吸入性过敏原最为常见,如花粉、动物毛发、尘螨、真菌、屋尘、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枕垫料等的植物纤维,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临床常见者例如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吸入过敏原也可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变态反应。吸入性过敏原的常见检查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测定、总IgE测定、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所谓Phadiatop试验就是将空气中90%以上常见的过敏原包埋在同一个CAP中,应用CAP System进行测定,如血清中有一种或几种特异性IgE,Phadiatop呈阳性,表明过敏;因phadiatop包括的只是常见的但不是全部吸入过敏原,故阴性不能除外过敏。
常见食物过敏过筛试验
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通常是蛋白质)进入体内,被机体免疫系统当成入侵的病原体,发生免疫反应,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食品中能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抗原分子即为食品过敏原。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中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 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一般是大豆、花生、牛奶、鸡蛋、小麦和鱼这6种最经常过敏食物的混合抗原的过筛检测,该项试验为定性的体外过敏原检测试验。
产前检查
指分娩前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的健康检查有针对性的在妊娠不同时期进行必要的母体和胎儿评估及早防治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保障母儿安全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健康教育指导
产前基因诊断
产前基因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利用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手段对胎儿在分子水平进行分娩前的诊断,以便在孕早期或孕中期诊断出异常胎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相应治疗和处理。该检测可对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进行产前诊断,尤其适用于采集12~24孕周的孕妇外周血,提取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产前检查。
产检血HCG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血HCG检查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的HCG水平,为早期妊娠的诊断及异位妊娠、葡萄胎、不完全流产、精原细胞睾丸癌等与HCG相关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产检甲胎蛋白
概述甲型胎儿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主要于卵黄囊、胚胎肝脏和胎儿胃肠道合成。孕4~6周孕妇血清中即可检测到,孕12~16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胎儿出生后1~2年降至正常成人水平。检测母体羊水和血清中该蛋白数值,主要用于了解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畸形。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产后42天健康检查是医疗机构为产后42天的产妇和婴儿提供的保健服务是必要的产后随访了解产妇健康情况,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婴儿发育有无异常包含针对产妇的检查和针对婴儿的检查
茶碱血液浓度检查
茶碱类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具有平喘、强心、扩张血管等功能,是治疗气道疾病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早产儿呼吸暂停等,常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
茶碱测定
茶碱是一种平滑肌松弛药,作用和结构都类似咖啡碱。具有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脏肌以及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哮喘、胆绞痛。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和眩晕等。茶碱难溶于水,通常制成氨茶碱等水溶性较高的盐类供药用,但在体内均解离出茶碱发挥作用。茶碱的治疗窗(最小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血药浓度之间的距离)比较窄,易产生失眠、恶心和呕吐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躁动、抽搐等中枢神经兴奋症状以及多种心律失常及严重呕吐等毒性反应。因此使用中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目前国内外用于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法以及薄层扫描法等。
餐后血糖
血糖( blood glucose)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餐后血糖是指个体进餐2小时后测定血液葡萄糖浓度, 主要取决于碳水化合物吸收,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及它们在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葡萄糖代谢所起的协同作用。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指标。降餐后血糖首选的药是什么临床常用的降餐后血糖药物有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短效胰岛素等,没有首选药的说法,应遵医嘱用药治疗。1.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可以抑制位于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药物随餐服用。2.格列奈类药物:该类药物主要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可以在餐后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药物起效快,需在餐前即刻服用。3.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起效较快,药效维持时间短,适于降低餐后血糖。建议有降餐后血糖需求的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乱用药物。餐后血糖是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吗餐后血糖是在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的。临床上多以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评估指标。糖耐试验,开始前先测定空腹血糖,随后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要求5分钟饮完,随后分别测量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后的血糖。在家监测血糖时,检测餐后血糖应该在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餐后血糖中,临床常以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评估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小于7.8mmol/L,7.8~11.0mmol/L属于糖耐量减低,≥11.1mmol/L且同时有“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糖尿病。建议血糖异常时及时就医。餐后血糖什么时间测临床上测餐后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在三餐后2小时进行测定。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满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为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正常人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一般不超过7.8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需要控制在10mmol/L以下。若正常人出现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超过7.8mmol/L,需引起重视,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治。若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控制目标,提示血糖控制不佳,可咨询专业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餐后血糖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测定。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进餐2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用于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疗效指标升高见于糖尿病,指标降低见于特发性餐后低血糖、先天性糖代谢酶的缺乏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