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单胺氧化酶测定
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具有多个结合部位的单一分子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可使多种胺类氧化脱氨。单胺氧化酶含有铜离子,分布在肝、肾等组织的线粒体中,其含量依次为肝、心、肾、脑、肺、骨骼肌,血小板和胎盘中也含有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参与胶原纤维的生成,因此一些纤维化疾病时该酶往往升高。测定血清中酶活性可以反映其在结缔组织中的活性,从而了解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单胺氧化酶
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氢的酶,属于肝功能检查用于了解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指标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指标降低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发现结果异常可就诊消化内科,必要时进一步行腹部彩超、肝炎病毒筛查等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即Trendelenburg试验,是用于了解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的临床物理学检查方法。
大血小板比率
大血小板比率是体积大的血小板占全部血小板的比例可反映血小板活性,联合MPV用于评估血栓风险,并用于疗效监测指标升高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指标降低见于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结果异常要就诊血液科,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大型血小板比率
大血小板占外周血中全部血小板的比例可辅助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异常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还有肺栓塞、糖尿病相关视网膜病变等检查发现异常,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体积分布宽度等检查综合评估
大肠菌群检测
大肠菌群检测(coliform detection),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食品检出大肠菌群,则表示该食品曾受粪便污染。结果报告为每100ml(g)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近似数(MPN)。
大便脂肪测定
大便脂肪主要来自食物,少部分来自胃肠道分泌、细胞脱落和细菌代谢。大便脂肪包括结合脂肪、游离脂肪酸和中性脂肪。人体每天摄入的脂肪95%以上可被吸收,从粪便中排出的脂肪极少。病理情况下,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大便脂肪会大量增加。大便脂肪测定可以作为了解消化功能和胃肠道吸收功能的参考指标。
大便颜色
大便颜色为粪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大便颜色改变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指标异常常见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胆道梗阻等检查发现异常应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普通外科,必要时进一步行胃镜、纤维肠镜等检查
D木糖试验
D木糖试验(D-xylose absorption test)又称右旋木糖吸收试验,是评估小肠黏膜吸收功能的试验。D木糖为种五碳糖,不被消化酶分解,主要在近段小肠以被动扩散的方式不完全吸收,部分在体内代谢,约25%摄入的D木糖经肾由尿排出。因此,在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口服定量D木糖后,测定尿中排出量,可间接地反映小肠的吸收功能。
D-木糖试验
D-木糖是右旋戊醛糖,主要在空肠吸收,肾小管不重吸收,所以迅速排入尿中。D-木糖与L-木糖在小肠中以不同速率吸收,推测除被动扩散作用外,可能还有较弱的载体吸收机制。被动吸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一旦吸收则相当大的一部分迅速由尿排出。因此,口服木糖后尿中排出的D-木糖后正比于小肠的被动吸收能力。在正常情况下,D-木糖在血液中几乎不存在。口服木糖后,大约60%在近端小肠被肠黏膜吸收,大部分随即被肾脏排出。因此,在口服一定剂量的木糖后间隔特定的时间测定血液或尿液中的木糖含量,可以评价肠黏膜的吸收功能。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评估机体是否处于高凝状态,或作为溶栓药物治疗监控和疗效观察的指标升高见于深静脉血栓、DIC、心梗、恶性肿瘤等;降低见于出血性疾病、肝功能不全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关注原发疾病,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脆性X综合征实验诊断
脆性X综合征是由于FMR1基因全突变或功能丧失突变引起的人类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FMR1 基因位于 Xq27.3, 在 5'末端的非编码区有一个(CGG)n 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 上游有 CpG岛, 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CGG)n 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在正常范围为5~44, 45~55为灰区, 56~200为前突变, 200 以上为全突变。CpG 岛在正常、灰区及前突变时通常低甲基化, 在全突变时则会出现高甲基化, 导致FMR1的转录受到抑制, 进而引起突触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脆性X综合征实验诊断是指根据实验室检查所得的结果或数据,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脆性X综合征诊断的方法,主要的检查方法为遗传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脆性X综合征基因检测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种X连锁遗传病,本病的致病基因为X染色体上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FMRl)。脆性X综合征基因检测,又称FXS基因检测,采用PCR 技术扩增FMRl特异性和CGG重复引物,并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鉴定CGG重复片段个数,从而实现各种突变FMRl基因长度的检测。通过检测脆性X综合征突变FMRl基因长度,精确判断各种基因型种类,可为脆性X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
催乳素检测
适用于不孕者,不明原因闭经、溢乳者,疑似催乳素瘤、垂体瘤患者可通过静脉血检测辅助诊断垂体肿瘤、闭经、乳溢、不孕、性功能低下,评估催乳素瘤的治疗效果抽血前无需准备,最好在上午9点至10点抽血
催乳素
催乳素为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测定血液中催乳素水平用于诊断高催乳素血症、垂体瘤等疾病,并用于观察疗效主要包括催乳素水平一项指标指标异常见于下丘脑病变、垂体催乳素瘤等异常时建议就诊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等科室
催产素
催产素(OT)又称垂体后叶激素,俗称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室旁核,少量从视上核合成、分泌并贮存在神经垂体的九肽激素。其与ADH仅在第3位和第8位上的氨基酸不同,其生理作用是促进子宫、乳腺肌上皮细胞及精曲小管平滑肌收缩。此外能促进黄体退化,具有利钠作用以及促进精子从阴道想输卵管方向运输。挂催产素多久能生注射催产素以后,具体分娩时间与催产素滴注时间、胎位和宫颈成熟度等因素有关。通常在注射催产素后3~4个小时可以顺利分娩。如果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且胎位正常、胎心良好,可以滴注催产素。但滴注催产素后,具体的分娩时间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胎儿的胎位、孕妇的宫颈成熟度等。如果胎儿的胎位正常,头盆相称,孕妇宫口全开,通常3~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顺利分娩。孕妇在注射催产素过程,要注意监测宫缩情况和胎心情况。如果出现胎心过快或过慢,宫缩不规律时,可以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式,必要时可以进行剖宫产。催产素大概多少钱催产素的费用一般低的几元钱,高的十几元左右。与医院的级别,当地物价以及剂型有一定的关系,催产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垂体后叶分泌,下丘脑室旁核和室上核合成,由9个氨基酸组成。医院用的催产素一般都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如缩宫素,价格每支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具体和医院的级别,当地物价以及剂型有一定的关系,。催产素的应用一般是在足月宫颈成熟,胎儿没有缺氧,胎位正常下才可以使用。产前应用催产素滴速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快,一定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防止出现子宫破裂。催产素的作用是什么催产素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1.促进子宫收缩: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宫缩乏力现象,可以使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的强度,促进宫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缩短产程,使胎儿尽快娩出。2.减少产后出血: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在胎盘娩出以后或者是其他的方法终止妊娠时,多需要注射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避免产后大出血出现的几率。3.促进乳汁分泌:在哺乳期时乳腺会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不断的分泌乳汁,而乳汁主要储存于乳腺的腺泡当中,使用催产素后,可以使乳腺腺泡周围的细胞收缩,从而起到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促胰液素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促胰液素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是用一定量的外源性促胰液素刺激胰腺,引起胰腺的外分泌活动,收集规定时间内胰液,由胰液中内容物的变化来估价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测定的方法是病人空腹12小时以后,插入胃十二指肠双腔管,其近端孔在胃窦部,远端孔在十二指肠乳头部,插管位置要准确。然后持续负压吸引胃液,胃内容物应尽量吸引充分,当十二指肠液变清并呈碱性反应时,先收集20分钟十二指肠液作为基础分泌,然后静脉注射1单位/公斤体重的促胰液素(试验前需做过敏试验),以后每隔20分钟抽取1次十二指肠液,共收集4次,测定每份标本的容量、碳酸氢盐的浓度及排出量、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含量,必要时也可做隐血、胆红素及寄出虫、细胞学检查等。由于促胰液素试验是直接检查胰液分泌的方法,所以此项试验至今仍被认为是经典标准的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但因其操作复杂。患者又比较痛苦,因此很少应用于临床。
促胰液素激发实验
胃泌素瘤是一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难治性、反复发作或不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为特征,也称卓-艾综合征。诊断胃泌素瘤的最灵敏和具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泌素瘤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常>150pg/ml,平均水平接近1000pg/ml。对于无明显高胃泌素血症的患者,激发试验有助于诊断,包括促胰液素激发试验、钙剂激发试验、标准餐刺激试验等。促胰液素激发试验的方法是先抽取静脉血测定胃泌素数值作为基数对比,然后快速静注胰泌素,于注射后5min、10min、15min、30min及60min分别抽静脉血测胃泌素水平。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后,超过95%的胃泌素瘤出现阳性反应,本试验的假阳性罕见。
促胰液素放免试验
促胰液素(secretin)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为一种碱性多肽,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又称胰泌素、胰液素。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在十二指肠黏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pH低于4.5~5.0的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刺激促胰液素原的分泌和活化。促胰液素具有如下生理作用:①强烈刺激胰脏外分泌腺分泌水和碳酸氢钠。②刺激胆汁分泌。③抑制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抑制生长抑素的局部释放。④抑制胃肠蠕动,并延缓胃液和固体食物的排空,增强胆囊收缩素的胆囊收缩作用。临床上可用放免法(RIA)或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RIA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与未标记的抗原,同抗体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的方法。
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secretin)又称胰泌素,是种重要的肠胃调节激素,属于肠脑肽。具有刺激胰腺分泌水和碳酸氢盐,碱性胰液中和胃酸;促进胆汁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动力等作用。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什么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水和碳酸氢盐;促进胆汁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酸分泌等。促胰液素又称胰泌素,分泌促胰液素的内分泌细胞为S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促胰液素受胃酸和食物营养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的刺激而释放。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水和碳酸氢盐,碱性胰液中和胃酸,为消化酶在肠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进胆汁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酸分泌等。具体信息可详询医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