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抗核板层B受体抗体
抗核板层B受体抗体(anti-nuclear lamellar B receptor antibody,抗LBR抗体),以种可连接核板层B,由60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内膜多肽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在免疫荧光抗核抗体试验中,抗LBR抗体的核膜型荧光染色模型表现为光滑边缘型。 抗LBR抗体仅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是其特异性自身抗体。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l型糖尿病(IDDM)是遗传易感性个体通过自身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胰岛B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成年起病的 1型糖尿病,其临床特征是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胰岛 B细胞破坏,初期与2型糖尿病表现相似。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是人及动物体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合成酶,主要存在于胰岛B细胞。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anti-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是GAD诱发免疫反应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指标,而且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GADA的存在,预示将发生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乏。 
抗骨骼肌抗体
抗骨骼肌抗体(anti-skeletal muscle antibody,ASA)是以骨骼肌肌原纤维为抗原的组自身抗体。抗骨骼肌抗体检测,有助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抗高尔基体抗体
抗高尔基体抗体(Anti-Golgi apparatus antibody,AGAA),是种以细胞质高尔基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较为罕见。抗高尔基体抗体无组织特异性,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及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检测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检测是针对肝细胞胞质内亚细胞成分的器官特异性分子进行检测,以协助诊断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较高,但出现率较低。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Anti-liver cytosol antigen type 1 antibody,抗LC-l抗体),是以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位于肝细胞胞液中,本质为亚胺(代)甲基转移酶-环化脱氨酶和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抗LC-l抗体是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可作为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抗体。
抗肝细胞膜抗体
抗肝细胞膜抗体(anti- liver membrane antibody,LMA),是在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化的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LMA的靶抗原是种肝细胞膜可溶性蛋白,具有肝细胞特异性而无严格的种属特异性。LMA在Ⅰ型AIH(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阳性率可高达35%~100%。
抗肝细胞胞质1型抗体
抗肝细胞胞质1型抗体(抗LC1抗体)或称抗肝细胞胞质抗原 1型抗体,被认为是AIH-Ⅱ型的另一个标记性抗体。1988年Martini等应用免疫荧光(IIF)法和ID法在 6例成人AIH患者血清中首先证实抗LC1抗体的存在。其靶抗原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溶质中,其成分为亚胺甲基四氢叶酸环化脱氢酶和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免疫印迹(IB)法检测表现为58kD~62kD的肝细胞胞液多肽蛋白。抗肝细胞胞质1型抗体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IH-Ⅱ型)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密切相关。
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
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anti 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 antibody,抗LSP抗体),是以肝特异性脂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属于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种。肝特异性脂蛋白也称肝特异性蛋白,是定位于肝细胞膜上的种大分子脂质相关复合物。抗LSP抗体可能是导致体内肝脏细胞持续性损伤的主要体液因素之, 主要见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 liver/kidney microsome antibody,抗LKM抗体),是在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该抗体的靶抗原为P450酶复合物和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抗LKM抗体有3型(抗LKM-l、抗LKM-2和抗LKM-3),其中以抗LKM-1抗体最有意义。抗LKM-l是Ⅱ型AIH(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可同时与肝和肾微粒体起反应,LKM存在多种亚型。LKM-1:靶抗原是CYP2D6,主要为IgGⅠ型抗体;LKM-2: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LKM-3:靶抗原是UDP葡萄糖醛基转移酶。阳性时,①LKM-1:在肝脏中,肝细胞浆呈强着染,但近门脉区肝细胞阳性者少;在肾脏,近曲肾小管远端1/3段的上皮细胞胞浆着染,但较弱。②LKM-2:在肝脏,门脉区的肝细胞阳性率比其他部位肝细胞高;在肾脏,近曲肾小管的近端1/3段的上皮细胞阳性者多。③LKM-3:肝、肾阴性,灵长类动物睾丸细胞胞浆阳性。
抗风疹病毒抗体检查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多发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80%以上人群此病毒抗体阳性。感染病毒后2~3周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以后逐渐下降至一定水平,并维持很长时期,甚至终身。风疹患者临床表现较轻,一般不产生严重后果,但孕妇感染后病毒随血流传给胎儿,可使胎儿发育不良或宫内死亡。
抗纺锤体纤维抗体
抗纺锤体纤维抗体(anti-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fibers antibody),是以抗细胞周期抗原成分纺锤体纤维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该抗体又称抗纺锤丝抗体、抗有丝分裂纺锤体-3抗体(抗MSA-3抗体),属抗细胞周期抗原成分抗体。抗纺锤体纤维抗体偶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酒精性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寄生虫感染、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慢性疾病。
抗纺锤体抗体
抗纺锤体抗体(anti-spindle apparatus antibody),是以细胞周期抗原成分纺锤体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又称抗核有丝分裂器抗体(抗NuMA抗体)、抗有丝分裂纺锤体-1抗体(抗MSA-1抗体)。抗纺锤体抗体属抗细胞周期抗原成分抗体,靶抗原为核染色质结构中与细胞分裂纺锤体功能有关的250kD蛋白。抗纺锤体抗体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CREST综合征(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多关节炎等。
抗毒蕈碱受体3抗体
抗毒蕈碱受体3抗体(anti-type 3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是以分布于外分泌腺及平滑肌的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3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当疑似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体内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阴性时,检测抗毒蕈碱受体3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
抗毒蕈碱3受体抗体
抗毒蕈碱3受体抗体(anti-muscarinic type 3 receptor antibody)又称抗M3RP抗体、抗M3受体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干燥综合征(SS)发病有明显关系的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抗蛋白酶3抗体
蛋白酶3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中性丝氨酸蛋白酶,属于弱阳离子蛋白。抗蛋白酶3抗体(anti-proteinase 3 antibody),又称抗PR3抗体,是以中性粒细胞胞质内蛋白酶3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是活动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性抗体。
抗弹性蛋白酶抗体检测
弹性蛋自酶是炎症过程中由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酶,此抗体检测阳性提示体内炎症存在。抗弹性蛋白酶抗体是一类中性粒细胞抗体,类似髓过氧化物酶抗体,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中呈核周荧光结构(pANCA)。
抗单链DNA抗体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加热时碱基间的氢键断裂,DNA变性产生单链DNA。抗单链DNA抗体(anti-single stranded DNA antibody),是以单链DNA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其反应位点主要是单链DNA上的嘌呤和嘧啶构成的碱基,属于抗DNA抗体的种。抗单链DNA抗体对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与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期的评估。
抗布鲁菌抗体
布鲁菌是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在我国流行占优势的为羊布鲁菌病,其次是牛布鲁菌病。抗布鲁菌抗体(anti-brucella antibody),是人体感染布鲁菌后产生的抗体,主要包括IgG(免疫球蛋白G)和IgM(免疫球蛋白M),般于感染2周后血液中开始出现。该检测对布鲁菌病的诊断有意义,特别是对慢性期的患者,既有助于诊断,也能确定有无复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