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尿隐血检查
适合健康体检人群,住院患者筛查,考虑泌尿系统疾病人群可通过尿液检查用于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治疗评估该检查无须准备
尿隐血
尿隐血是尿常规中的一项指标,粗略评估尿液中是否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用于辅助诊断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出血性疾病等指标异常与肾脏肿瘤、炎症、结石,血管内溶血疾病等有关结果异常需要就诊肾内科,必要时进一步行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
尿胰蛋白酶原-2
胰蛋白酶原主要有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两种,主要存在于胰腺内,正常情况下仅有很少部分分泌至体液循环。健康人群的血清胰蛋白酶原-1水平比胰蛋白酶原-2水平高,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清胰蛋白酶原-2升高更明显,并且其分子量小,容易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低,因而尿液中浓度较高,且较少受尿量的影响。因此,胰蛋白酶原-2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指标。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尿液有形成分是指来自泌尿系统,并以可见形式渗出、排出、脱落和浓缩结晶所形成的物质的总称。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是指用显微镜或专用设备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
尿液细胞
尿液细胞是对尿液中的细胞进行检测。尿中细胞计数方法是留取晨尿或随机尿,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每高倍镜细胞数量,目前使用的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可对细胞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情况。尿液细胞学检查也可观察标本中有无恶性肿瘤细胞。
尿液物理学检查
尿液物理学检查是指通过对尿液的尿量、颜色、浑浊度、气味及尿液相对密度等进行观察或定量检测为尿液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诊断依据。一般用随机尿或晨尿标本。
尿液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具有还原性,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可因服用维生素C而使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尿维生素C是指尿中含有的维生素C。尿液维生素C浓度增高,可对血红蛋白(尿维生素C≥90 mg/L)、胆红素(尿维生素C≥250 mg/L)、葡萄糖(尿维生素C≥500 mg/L)、亚硝酸盐(尿维生素C≥250 mg/L)试带反应产生严重的负干扰。使结果出现假阴性。检测尿维生素C并非主要用于尿维生素C的定量,而用于判断试带法尿其他检测项目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受尿维生素C相关浓度的影响,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尿液酸碱度
尿液酸碱度(urine pH)又称尿pH,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尿pH与尿液中排出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有关。不同种类的饮食可影响尿液的pH值,肉食为主的人群尿液偏酸性,素食者尿液偏碱性。监测尿液pH变化除了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尿液尿酸
尿液尿酸是24小时尿液中排出的总尿酸量,可反映身体尿酸排泄情况用于辅助诊断复发性肾结石,判定分型,指导用药,评估预后指标升高见于高尿酸血症等;指标降低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饮酒和铅中毒等结果异常需就诊泌尿外科、肾内科,必要时进一步行泌尿系彩超等检查
尿液结晶体
尿液结晶检查是尿沉渣检查的内容之一。尿中出现结晶称晶体尿。除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磷酸三盐)、尿酸及尿酸盐等结晶外,还包括磺胺及其他药物析出的结晶。尿液中是否析出结晶,取决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温度及胶体状况等因素。尿液中的结晶可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结晶多来自于饮食,一般无太大意义,持续大量出现可能提示与结石相关。病理性结晶则与疾病有关。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对尿液的性状、成分等进行分析,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尿量、尿液颜色、尿蛋白、尿葡萄糖、尿红细胞及白细胞等指标异常常见于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异常时建议到肾内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就诊
尿液化学分析
尿液化学分析是采用试带法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来确定尿液中多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并通过对尿液的半定量和定量检测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对安全用药进行监护,以及评估健康状态。
尿液管型
尿液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代表肾小球或肾小管存在损害。常见有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竭管型等。
尿液淀粉酶
淀粉酶(amylase,AMY)又称α-1,4-葡聚糖水解酶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和腮腺,催化淀粉及糖原分解。有两种同工酶,来自胰腺的为淀粉酶同工酶P(P-Amy),来自唾液腺的为淀粉酶同工酶S(S-Amy)。临床上主要检测P-Amy,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淀粉酶易通过肾小球滤膜,成为尿淀粉酶。尿淀粉酶可持续升高5~7天,为急性胰腺炎后期监测指标。
尿液电导率
尿液电导率(urinary conductivity)是指单位尿液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反映尿液中粒子的电荷。尿液电导率与渗透压有密切关系,对尿崩症、肾浓缩功能的诊断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尿亚硝酸盐试验
尿亚硝酸盐试验(NIT)又称Griess试验,为尿路感染的过筛检查。诊断尿路感染需要做尿细菌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的条件。而用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可以很快得到一个结果,对尿路感染进行筛查,用于协助分析是否有尿路感染和菌尿症等问题。当尿路感染的细菌有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的能力时,尿亚硝酸盐试验呈阳性反应。
尿亚硝酸盐
泌尿系统存在的革兰阴性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可以快速、间接地知道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情况。该项检验指标有助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尿血红蛋白定性
若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肾阈,血红蛋白可出现于尿中,形成血红蛋白尿。此时,尿液为透明的鲜红色或暗红色,严重者呈浓茶色或酱油色。沉渣中无红细胞,隐血试验呈阳性。正常人尿液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测定有助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尿香草扁桃酸
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是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产物。体内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VMA 占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产物的60%。测定尿VMA含量能够反映体内肾上腺髓质激素的水平,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尿香草扁桃酸是什么尿香草扁桃酸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通过儿茶酚氨甲基转换酶和单氨氧化酶作用,最终产物是香草扁桃体酸由尿排出。检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尿检的方法来检查,如果有偏高多考虑是嗜络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减低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出现了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呕吐、气促、烦躁不安等症状怀疑上述疾病时需要做这项检查。建议选择清晨的尿液,留取中段尿是最好的。女性需要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取10毫升左右的尿液,要尽快送检。
尿细菌定量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应用,可及时对患者进行筛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治疗尿路感染,防止细菌耐药的传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