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QT间期
QT间期(简称QT)包括心室除极和复极激动时间,代表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的总时程,为自QRS波的起点至T波的终点所占的时间,测定值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正常人心率加速则QT间期缩短,反之则延长。QT改变在临床心电图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QT延长对预报恶性心室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有重要意义。
QRS波群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和时间的变化,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向上的波为R波,接着向下的波是S波。自QRS波群起点至QRS波群终点的时间为QRS时限。QRS波群时限为0.06~0.10s;最长不>0.12s;儿童为0.04~0.08s。超过120ms为QRS时限延长,见于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内差异传导、高钾血症、急性损伤传导阻滞及药物毒性反应等。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嘌呤补救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主要功能是催化鸟苷转化为鸟嘌呤,次黄嘌呤核苷转化为次黄嘌呤,鸟嘌呤经鸟嘌呤脱氨酶转化为次黄嘌呤,最后次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转化为尿酸。PNP缺乏的患者,容易发生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普通胃镜
通过经口插管进镜的方式,完成上消化道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及进行镜下治疗检查及治疗常见上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息肉、糜烂、肿瘤等可分为普通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
普通X线检查
X线又称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与普通光线一样沿直线进行。X线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如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等。医学上正是应用它的这些特性,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普鲁氏蓝染色(铁染色)
普鲁氏蓝染色法(铁染色)主要显示三价铁盐,是显示含铁血黄素的一种传统方法。人体内的铁有一定量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有含铁血黄素。含铁血黄素是一种血红蛋白源性色素,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因其含铁、金黄色,故称为含铁血黄素。这些铁在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溶液中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故此染色法又称为普鲁士蓝反应。
葡萄糖测定
葡萄糖测定是指对样本中葡萄糖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样本可为血液或其他体液等。临床进行葡萄糖测定多用葡糖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检测。此外,尿糖试纸法可对尿糖进行定性检测,具有快速、无创、廉价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初筛;便携式血糖仪可对血糖浓度进行床旁即时定量检测,方便而准确。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是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多功能蛋白。GPI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外液,也可存在于关节腔内。GPI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尤其是在抗CCP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荧光斑点试验是指G-6-PD可将反应液中的辅酶Ⅱ转变成还原型辅酶Ⅱ,而后者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会发出可见的荧光。如G-6-PD缺乏,还原型辅酶Ⅱ不能生成,无荧光。该试验可作为G-6-PD缺乏症的确诊试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实验诊断
正常红细胞的能量来源是血浆中的葡萄糖。其代谢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即无氧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旁路。参与这两种代谢途径中的酶至少有40种。目前发现的红细胞酶缺陷已有20余种,多伴有轻重不等的溶血现象,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性连锁不完全显性红细胞酶缺陷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指单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辅助诊断血栓性疾病,评估疗效指标升高见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疾病等;指标降低见于再障等检查发现异常可就诊血液科,必要时进一步行出凝血功能、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单位体积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用于辅助诊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指标降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指标升高一般无临床意义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就诊血液科,必要时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铁代谢等检查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单位为皮克(pg)。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结合其他指标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指标升高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指标降低主要见于缺铁性性贫血、慢性炎症等检查发现异常可就诊血液科,进一步行贫血三项、基因以及骨髓细胞学等检查
苹果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在心肌、骨骼肌、肾脏含量丰富。参与氧能量代谢;脂肪酸的氧化;氨基酸合成等过程。MDH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急性实质性肝损伤、肝癌的早期诊断。
贫血实验诊断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区间下限,其中以HGB减低最为重要,因为RBC或HCT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贫血是否存在及贫血的程度。贫血实验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和疾病的类型。
贫血三项
贫血项是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和血清叶酸(folic acid, FA)测定项检查组合的简称。血清铁蛋白是体内铁元素的储存形式。在排除肝脏疾病、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妊娠等情况之外,是判断体内铁储存和铁营养状况最可靠、敏感的指标,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敏感方法和重要依据之。维生素B₁₂又称为钴胺素,与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在所有细胞,尤其是增殖细胞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合成核蛋白、参与核酸代谢的必须物质,缺乏时引起核酸代谢障碍,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叶酸是水果和蔬菜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膳食中获取,若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极易造成叶酸缺乏。
贫血检测
贫血(anemia)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的水平偏低、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贫血检查包括:叶酸(FA)、维生素B₁₂(VitB₁₂)、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用于筛查贫血病因。
皮试
皮试是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观察对高致敏的药物有无过敏反应或筛查其过敏原等主要判断是否可以安全地使用该药物以及预防过敏性疾病等常用的皮试方法包括皮内注射、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
皮内试验
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ID),简称皮试,是皮下注射抗原后引起的局部皮肤超敏反应。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做药物皮内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性疾病,病因复杂,致敏原不易确定,皮内试验可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另外,皮内试验还可用于寄生虫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