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嗜铬细胞瘤实验诊断
嗜铬细胞瘤又称儿茶酚胺分泌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副神经节上的嗜铬细胞的异常增生,导致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病程长者可有左心室肥大、冠状动脉硬化、心力衰竭、肾小动脉硬化、脑出血、血栓形成等,或因高血压的突然发作而危及生命,故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确诊后手术切除肿瘤大多数可治愈。
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师根据需要,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对人体标本进行检测以获取相关信息,以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完成疾病的筛查、诊断、病情评价、防治措施制订、预后判断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学科。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学科的相关技术,常用的人体标本包括人体血液、骨髓、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细胞及其他体液等。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是内分泌科的诊疗技术之一,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般由葡萄糖感应器、线缆、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和分析软件共5个部分组成。最新上市的系统仅由带有发射功能的葡萄糖感应器与分析软件这两部分构成。置于皮下的葡萄糖感应器中含有的葡萄糖氧化酶,与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信号,由葡萄糖感应器发射到分析软件,再转换成血糖值。该技术具有实时血糖监测和历史回顾的双重特点(3、6、12和24小时血糖曲线图),可预设高低血糖报警,并可显示血糖快速变化的趋势。
实际碳酸氢盐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bicarbonate,AB)是指人体血浆中HCO₃⁻的实际浓度,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食物不耐受检测
食物不耐受检测(Food Intolerance Test),是检测人体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该检测可帮助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通常做的食物不耐受14项检测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食物不耐受检测多少钱食物不耐受检测的价格根据检测的食物种类组合不同而不同,一般在300~500元左右,不同医院、地区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食物不耐受检查主要是用来检测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用以了解过敏性体质患者的日常饮食,判断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常用的食物不耐受检查包括14项,有大米、鱼、虾、螃蟹、牛肉、鸡肉、大豆、鸡蛋等。食物不耐受检测14项的费用一般在300~500左右,但食物不耐受检查还有50项、90项等不同组合,检查的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检测价格也有所不同,具体的价格应咨询当地医院,不能一概而论。食物不耐受检查对过敏症状的预防、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若患者经常在进食食物后出现瘙痒、腹泻、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食物不耐受的检测,以免延误病情。
食管阻抗检查
食管阻抗检查是把金属环放置在食管监测导管上,相邻金属环在有物质通过时会形成电环路,以监测物质流动的技术。根据电环路的阻抗特征及变化,可分辨反流物性质及区别反流和吞咽。阻抗导管还可同时放置pH电极,结合反流物质的pH鉴别出酸和非酸反流,此称为联合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检测。
食管压力测定
食管压力测定是记录食管在静息时和吞咽后各部分的压力变化,用来表示食管上、下括约肌及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了解食管的运动情况。主要用于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
食管酸灌注试验
食管酸灌注试验(食管滴酸试验)是检测食管对酸刺激反应的诱发试验。通过食管内灌注酸性溶液诱发类似食管炎的症状,检测食管对酸刺激的反应,可用于协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并与心绞痛等相鉴别。该试验在20世纪90年代前作为筛选手段应用较多,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拟诊食管源性胸痛、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该试验现已少用,或者不作为首选检查,但可作辅助诊断。
食管胆红素监测
食管胆红素监测是指持续监测食管中胆红素浓度,以诊断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到食管。根据胆汁内胆红素在450nm处存在特异吸收峰的特点,用分光光度计动态监测食管或胃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此法旨在了解有无十二指肠-胃-食管胆汁反流。
食管pH监测
食管pH监测是定量、动态测量食管内酸度的方法。该检测一般持续24小时,故又称为食管24小时pH监测。其原理是将对腔内氢离子敏感的pH电极置于食管腔内,使离子的变化转变为电流的变化,实时动态地将信息储存在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内,最后由计算机进行分析。目前是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最好的检查方法和“金标准”之一。该法分析快捷、操作方便,但无法监测非酸反流及反流物的性状,如气体或液体。
十二指肠引流液一般性状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一般性状检查主要检查引流液的量、颜色、透明度、黏稠度、pH、比重等,可以了解胆汁分泌情况、胆管状态和胰腺功能,对肝胆疾病、胆管梗阻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指肠引流液显微镜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显微镜检查主要检查其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对诊断十二指肠、肝、胆、胰等部位的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十二指肠引流液结晶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结晶检查主要用于胆囊、十二指肠等部位结石性疾病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和监测。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该检查对某些胆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黏稠度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黏稠度属于一般性状检查。胆汁异常黏稠或稀薄可见于胆囊淤积或胆汁浓缩不良。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颜色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颜色属于一般性状检查,颜色变化常提示胆囊疾病或出血性疾病。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透明度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透明度属于一般性状检查,胆汁白细胞、上皮细胞及血液增多可致透明度异常。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酸碱度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酸碱度属于一般性状检查,可以用于提示标本中是否有胃液混入。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量
十二指肠引流液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液)、胆囊液(B液)和肝胆管液(C液)的总称。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量属于一般性状检查。胆汁排出异常可见于胆管梗阻、胆囊管梗阻、胆囊摘除术后等。
十二指肠引流液常规
十二指肠液是由胰腺外分泌液、胆汁、十二指肠分泌液以及胃液组成。十二指肠引流液是指在无菌操作下用十二指肠导管引流出的十二指肠分泌液(D液)、胆总管液(A胆汁)、胆囊液(B胆汁)和肝胆管液(C胆汁)的总称。由于以上各液是通过连续引流取得的,故实际上各部分之间很难避免相互掺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一般性状检查:注意引流液的分段是否明确;各部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比重和有无团絮状物、胆砂及坏死组织;②显微镜检查;③细菌学检查:是临床上较常用的化验检查。通过对十二指肠液的化学检查可了解胰腺外分泌功能状态,常规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可了解肝、胆、十二指肠的功能状态和有无炎症、结石、肿瘤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