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体格检查
是一种医生用感官和检查工具来了解和评估人体状况的检查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可以对许多疾病作出临床诊断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做出初步的临床判断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就诊的患者或体检的人群
特异性抗体人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最常使用的妊娠试验激素。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胚胎一旦着床后,滋养细胞就会开始分泌HCG,所以可以通过测定血中或尿中HCG值来判断妊娠。一个完整的HCG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其组成和结构与人垂体TSH、LH、FSH亚基一致,所以HCG的测定与上述三种激素有交叉反应。β-亚单位是HCG所特异的,称为特异性抗体人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所以β-亚基决定了HCG和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β-HCG的测定可减少交叉反应,准确地反应HCG在血、尿中的水平。目前β-HCG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放射免疫试验(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
特异性IgE
免疫球蛋白IgE是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过敏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具有变应原特异性的IgE称之为特异性IgE,如对牛奶过敏者则有针对牛奶变应原的IgE;对蒿草花粉过敏者,则有针对该花粉的IgE。过敏原进入机体诱导产生特异性IgE,IgE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机体进入对该过敏原特异致敏状态,当过敏原再次接触时,与细胞膜上的IgE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继而释放出诸如组织胺等各种与过敏反应和炎症有关的生物活性介质。因该抗体只能与该变应原特异性结合,所以需要用纯化的变应原代替抗IgE进行检测。特异性IgE检测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ELISA,FEIA,免疫印迹等。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是CAP检测系统。
特纳综合征实验诊断
特纳综合征是一种以完全或部分的X染色体单体为特征的罕见性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其单一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失去的X染色体由父亲的精母细胞性染色体不分离造成。临床表现为身矮、生殖器与第二性征不发育和一组躯体的发育异常。实验诊断可通过染色体检查、分子遗传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方法为特纳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实验诊断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N),骨髓巨核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沉积伴髓外造血(EMH)。
糖原染色
糖原是正常的动物或人体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贮存形式,以肝、心肌、骨骼肌内含量最多,并且细胞内糖原含量往往会随着生理性的变化而改变。显示糖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为PAS反应和Bast卡红染色,前者为组织化学方法,后者属于形态学特殊染色方法的范畴,两种染色均不失为用以证明糖原存在的方法。PAS染色的原理是过碘酸能使细胞内乙二醇基氧化成二醛,醛基与雪夫氏溶液起反应,使无色品红结合成红色反应,沉着含糖原的细胞结构上,标本上所能显红色的糖类主要为多糖包括糖原、糖蛋白、粘多糖和糖脂等。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在糖原分解中起关键作用,糖原磷酸化酶脑型(GPBB)是GP同工酶的种,主要存在于心、脑等部位。GPBB是反映心肌缺血的指标,用于早期诊断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程度。
糖水溶血试验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后天获得性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患者的红细胞膜结构发生异常,这些具有膜病变的成熟红细胞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易被破坏,导致血管内溶血。临床怀疑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应多次进行实验室的检查加以证实。其中,糖水溶血试验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很敏感,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具有一定价值。
糖链抗原19-9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l9-9),是种糖蛋白,属于唾液酸化Lewis血型抗原。正常人唾液腺、前列腺、胰腺、乳腺、胃、胆管、胆囊、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存在微量 CA19-9。目前认为,CA19-9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724
一种高分子量类黏蛋白分子,是肿瘤相关糖蛋白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相关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升高主要见于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进一步的检查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糖类抗原72-4检测
糖类抗原72-4(CA72-4)是一种分子量为220~400kD的黏蛋白,有多个抗原决定族,它是胃肠道肿瘤和卵巢癌肿瘤的标志物。糖类抗原72-4检测对胃癌、卵巢癌治疗及病程的监测有重要的作用。
糖类抗原199
一种低聚糖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具有分泌作用的正常腺上皮细胞中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胰腺癌、肝胆、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CA199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肝胆、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消化道肿瘤
糖类抗原15-3检测
糖类抗原15-3(CA15-3)是第3个由杂交瘤技术所证实的肿瘤血清标志物。其生化本质为黏蛋白,属多形上皮黏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00kD。CA15-3为乳腺癌的标志,主要用于监测乳腺癌的进程及对治疗的反应,但在乳腺癌的早期敏感性较低是其不足。
糖类抗原15-3
一般被认为是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它存在于多种癌内,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胰腺癌等一般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术后随访以及转移、复发的监测指标升高主要见于乳腺癌。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此时应注意进一步相关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肿瘤的可能性
糖类抗原125
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可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常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术后随访以及转移、复发的监测指标升高主要见于卵巢癌,也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等检查发现升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遵医嘱处理,若显著升高,需进一步检查
糖类抗原
一类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常用于辅助诊断肿瘤、监测疗效及预测复发主要包括CA125、CA19-9、CA15-3、CA242、CA50、CA72-4等指标异常常见于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糖类抗原异常时建议就诊肿瘤科、普外科等科室
糖抗原50
糖抗原50(CA50)是一种通过针对结直肠癌细胞系单克隆抗体所证实的抗原,和CAl9-9具有相同的决定簇,但和CAl9-9有小的差别。在血清中以糖蛋白形式存在,而在组织中的存在形式是神经节苷脂。CA50抗体可以识别含两个碳水化合物的抗原决定簇,唾液酸化-岩藻糖化-乳糖系四糖和唾液酸化乳糖四糖,后者为CA50所特有,而前者是CA50在上皮癌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并能够被CAl9-9识别。正常组织中,除胰腺外检测不出CA50抗原,正常血清中CA50水平不高。CA50的用途与CAl9-9相似,主要用于胰腺、结直肠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治疗的监测。
糖抗原242
糖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CA242)是以人结直肠癌细胞系Cold205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C242所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具有唾液酸化的糖类结构,是一种黏蛋白,可识别CA50和CAl9-9的决定簇。存在于正常的胰腺及结直肠黏膜中,正常时表达量低。血清中CA242在非鳞状组织恶性肿瘤中比鳞癌水平高,可用于胰腺、结直肠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治疗的监测。
糖抗原19-9
糖抗原19-9是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糖蛋白混合物,由正常人胰腺、胆管细胞、胃、结肠、子宫内膜及唾液腺上皮合成,血清中它以黏蛋白的形式存在。健康人血清(血浆)CAl9-9水平低于37U/ml,当消化系统发生肿瘤时,血清中CAl9-9含量会明显升高,故又将其称为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l9-9既无肿瘤特异又无器官特异性,主要用于胰腺、肝胆和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治疗和复发的监测。
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葡萄糖与生命周期较长的分子结合,经历脱水断裂反应产生的,高血糖加速AGE的产生。AGE在体内持续积累,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基底膜增厚等,促使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