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胃电图
胃电图是通过体表电极记录胃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是临床研究胃电活动的主要方法。根据胃肠电波形态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者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及疗效判定。胃电图对于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差,近年来临床已少用。胃电图能查出什么胃电图能检查出胃电活动的情况,从而诊断胃轻瘫综合征、小儿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性胃轻瘫等胃肠疾病。胃电图主要是通过体表电极记录胃电活动,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在检查时,根据胃肠电波形态以及参数的改变,从而对胃肠疾病做出诊断,例如胃轻瘫综合征、小儿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性胃轻瘫等,也可以用于检查治疗的效果。胃电图除了可以检测胃部疾病之外,还可以用于评价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等。在做胃电图检查前,一定要遵医嘱做好术前检查准备,检查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检查过程中需和医生配合好。
胃蛋白酶原Ⅱ
血清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物质。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 Ⅱ)由分布于胃底腺的主细胞、颈黏液细胞分泌,还源于贲门腺、幽门腺等。PGⅡ与胃底黏膜病变相关。血清PGⅠ或PGⅠ/PGⅡ比值水平反映了胃黏膜腺体和细胞数量和黏膜萎缩程度。
胃蛋白酶原1
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单一检测无法明确诊断,需结合患者的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来综合分析不用于诊断胃癌
胃蛋白酶检测
胃蛋白酶的前身是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在胃酸中转化为胃蛋白酶。后者将蛋白质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胃蛋白酶测定胃液化学检查项目之一。人类及哺乳动物胃液中的蛋白酶与凝乳酶为同一种酶,因此可利用胃蛋白酶使乳液发生凝固的速度,间接推算出胃蛋白酶的含量,此法简便、易操作。
胃肠造影
胃肠造影是指应用对比剂,在常规X线透视下进行胃肠道疾病检查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对比剂是钡剂,故又称消化道钡剂造影。此法有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分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肠钡灌肠造影、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等。胃肠造影和胃镜的区别是什么胃肠造影和胃镜的主要区别是胃肠造影是通过口服钡剂或者是碘剂之后,通过拍X光来观察消化道,胃镜是将胃镜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观察,两者优点和缺点各自不相同。1.检查手段不一样:胃肠造影是通过口服钡剂或者是碘剂之后,拍X光来观察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这些部位的病变的情况。胃镜是将胃镜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观察,明确可能出现的病变,还可以必要时取占位性病变活组织,做病理检查。2.优点不一样:胃肠造影的优点是病人容易耐受,尤其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这种检查,而且能够检查整个消化道,还可以判断胃肠道的动力特点。胃镜检查优点是准确度相对比较高,而且发现病灶后,可以直接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性质,还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如止血、息肉早癌切除等。3.缺点不一样:胃肠造影的缺点是准确度没有胃镜高,不能直接观察粘膜病变,也不能做病理活检。胃镜的缺点是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的患者,不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容易诱发一些并发症,而且不能够检查小肠和结肠,只能进行上消化道的检查,也不能够判断食管和胃的动力。以上介绍仅供参考,具体请遵照医生指导。
胃肠镜
借助胃镜和肠镜,直接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直肠的病变及治疗诊断上消化道和结直肠疾病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病变的观察及治疗包括普通胃肠镜、无痛胃肠镜
胃肠传输试验
胃肠传输试验是通过测定胃肠各段通过时间和排空率,评估胃肠动力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判断全结肠的运动功能及是否存在不全性肠梗阻,为功能性和动力障碍性胃肠疾病的诊断提供动力学依据。主要有不透X线标志物法、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氢呼气试验。
胃-十二指肠造影
胃-十二指肠造影是X线检查方法之一,分常规钡餐造影及低张双对比造影两种。因胃肠缺乏天然对比,必须引入对比剂硫酸钡形成人工对比才能显示消化道内腔。常用硫酸钡有两种:普通硫酸钡和混悬硫酸钡(加入阿拉伯胶)。造影技术有:单对比造影法主要观察黏膜相、充盈相、加压相;气钡双对比法显示黏膜面细微结构,包括胃的胃小区和胃小沟,结肠的无名区和无名沟。空腹状态下,口服一定量的硫酸钡混悬液,自吞咽动作开始对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空肠上端作逐一检查,整个过程在透视(或电视透视)下完成,可酌情摄片或用其他方式记录图像。该方法可显示上消化管的位置、形态、黏膜皱襞、运动、排空等形态与功能状况,以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虽然目前多采用双重造影法,但仍不能完全排斥常规法。在小儿及有胃肠道梗阻时,也可用碘水制剂代替钡剂造影。
维生素K检测
通过测定血液中维生素K1的含量评估循环维生素K的含量主要包括维生素K1含量一项指标指标异常见于维生素K1摄入不足异常时建议就诊营养科、血液科等科室
维生素E测定
维生素E(vitamin E,vit 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维生素,主要从粪便排出,少量经尿排出。储存于脂肪组织、肌肉和肝脏。具有抗氧化、预防衰老;促进血红素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血小板的黏附力和聚集作用等功能。
维生素D结合蛋白
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VDBP)由肝脏产生,与维生素D具有高度亲和力。具有结合转移维生素D;参与细胞外肌动蛋白的清除,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激活巨噬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趋化等作用。
维生素D测定
维生素D(vitamin D,Vit 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仅存在动物性食物中,主要在小肠吸收,大部分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其次为肝脏、肺、脾、骨等,经胆汁排泄。具有促进小肠钙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调节血钙平衡等功能。最常见有维生素D2(ergocalciferol,麦角钙化醇)及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胆钙化醇)。
维生素B₆
维生素B₆(vitamin B₆,Vit B₆)是水溶性维生素,为磷酸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组成的含氮化合物,参与人体氨基酸、糖、脂代谢等。肉类、肝、全麦、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₆。
维生素B₂
维生素B₂(vitamin B₂,Vit B₂)又称核黄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必须的维生素。Vit B₂存在于动物与植物性食物中,动物内脏如肝、肾、心及蛋、乳类含量丰富,绿色蔬菜及豆类等。具有参与氨基酸和脂肪氧化、蛋白质合成、体内铁运输等功能。对体内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₁₂
维生素B₁₂(vitamin B₁₂)又称钴胺素。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食物中维生素B₁₂与蛋白质结合,由胃黏膜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协助,在回肠吸收。主要作为转甲基酶的辅酶,影响氢叶酸再生。
维生素B6检查
疑似维生素B₆缺乏症人群通过静脉血测定对维生素B₆缺乏症进行诊断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抽血前24小时禁止摄入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B2检查
维生素B2(vitamin B2)属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B2主要依赖于食物中供给,牛奶、鸡蛋含维生素B2比较丰富,绿色蔬菜中也有,但植物性食品的维生素B2含量不高。缺乏维生素B2时许多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中氧化速率下降,直接影响了能量代谢。因此它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
维生素B2检测
适用于疑似维生素B₂缺乏人群通过静脉血或随机尿、24小时尿液检测可反映体内维生素B₂情况,筛查和辅助诊断维生素B₂缺乏症抽血前禁食至少8小时,可少量饮水;避免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是在口服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维生素B12后,测定经尿液排出的维生素B12的量,以推测肠道对维生素B12吸收情况的试验。主要用于鉴别不同病因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又称希林(Schilling)试验。
维生素B12检查
适合怀疑有维生素B₁₂缺乏的人群通过静脉血测定主要用于维生素B₁₂缺乏症的诊断需要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抽血前24小时禁止服用维生素制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