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心脏疾病实验诊断
当心脏发生病变时,体内相应的生化水平会发生变化,故心脏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实验室诊断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危险性分类和预后估计有较好的价值。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绞痛等。
心脏疾病实验检测
心脏疾病实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等。心脏疾病实验检测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心脏肌钙蛋白
血清心脏蛋白T(TnT)测定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反应的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检查,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小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价心脏电功能的精确有创方法。在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记录心内电活动,分析其表现和特征加以推理,作出综合判断。主要目的是对心律失常进行诊断,或在此基础上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全过程是啥心脏电生理检查全过程是通过记录仪记录心脏腔内的电生理活动。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估心脏电功能的有创检查,通常适用于有心律失常症状但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治疗心律失常。一般经皮穿刺插入电极导管,并将其放置在心脏腔内的适当位置,尾部分别连接程控刺激器和生理记录仪,记录心脏腔内的电生理活动,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常伴有感染、出血倾向或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止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建议有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等不适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是什么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检测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检查,射频消融术是指利用导管释放能量消除心脏异常病灶。电生理检查常用于检查心脏的异常传导通路,评估心脏传导系统的电活动,是有创检查。电生理检查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目前检测心脏电活动是否存在异常的金标准。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通过导管释放一定量的射频电流,使得特定部位的病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改变心肌传导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二者在心脏电生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应用。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是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方法。磁共振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扫描视野大,可获各个方位及不同角度的斜断面图像,已成为无创性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心音图
心音图(phonocardiogram,PCG)是将心音的振动转变成时间序列振动波记录的图形。心音图仪将心音及心脏杂音描记下来供临床分析,有助于心脏病的病因诊断和了解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每一个心动周期会产生4个心音,但使用听诊器一般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一般使用听诊器不易听到第四心音,而大多数正常人可在心音图上记录到低小的第四心音,故进行心音图检查可弥补临床听诊上的不足。
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且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的方法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生理和解剖变化显示心血管分支体系,了解心血管解剖特征和功能异常包括肺动脉造影、主动脉及周围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等
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
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血液、体液中的分子标志物或生物大分子进行检测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诊断。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可使患者尽早接受有效而适当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心血池显像
血池显像剂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大分子物质,静脉注射后10~15分钟在血液内完全混合达到平衡,应用闪烁扫描机或伽玛照相机行多体位扫描或照相,可获得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及其周围组织和脏器关系的显像。定量分析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期功能、整体与局部摄血功能等。
心胸比
心胸比是指在X线片上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心脏横径是指左、右心缘至中线的最大距离之和,胸廓横径是指通过右膈顶的胸廓内径。心胸比测量方法简单,易随访对比,是最常用的心脏测量方法之一,是评估心脏增大的常用指标。根据其值将心脏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增大。
心向量图
心向量图是向量环在互垂三个平面(水平面、侧面和额面)的投影描记下来的图形。利用心电变化具有方向、大小等向量特点,对瞬间心脏电场活动进行连续和三维记录,可以反映心电在时间、方向以及幅度三个方面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虽然心向量图已经很少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心电图更加准确。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将心向量图与心电图结合起来分析,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包括自左、右心室每分钟分别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总血量。如心率以75次/分钟计算,则心排出量在男性为5~6L,女性略低些。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均增加。心输出量计算公式是什么心输出量计算公式是心率×博出量。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60~100次/分,博出量为60~80ml。举例:若心率为75次/分,博出量为70ml,则心输出量为75×70=5L/分钟。心输出量可因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情况所不同。一般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为4.5~6L/分钟;女性的心输出量比同体中的男性低10%左右。青年人的心输出量高于老年人,成年人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可以达到25~35L/分钟。
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是指心脏疾病在心前区异常部位引起搏动,或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等发生改变。正常人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如果心前区出现异常搏动,常提示某些疾病。
心排血指数
在空腹和静息状态下,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每分心输出量称为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又称为心脏指数。心排血量是反映心脏泵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心排血量因人而异,为了排除该因素的影响,临床上采用心排血指数作为心排血量的实用指标。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是将心肌活检钳插入心室,采取心内膜心肌组织做病理检查的一种新的介入性诊断技术。
心内分流
某些先天性疾病左心腔和右心腔之间的间隔存在缺陷,造成左右心腔之间分流,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量不相等称为心内分流。
心力衰竭实验诊断
临床实验室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作用重大,在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力衰竭标志物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后期表现。心力衰竭的实质是心室功能减退,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当射血分数低于40%时,称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标志物包括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型钠尿肽(BNP),是预测心力衰竭发生危险性及心力衰竭诊断的重要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biomarkers of cardiac injury)是心肌损伤后迅速释放到血清的物质,具有心肌特异性,其含量变化可以敏感反应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受损后上升速度快等特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 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MCE)是指能通过肺毛细血管床的微泡在特殊的造影成像技术作用下,造影剂与超声波相互作用,使心肌组织回声增强,获得清晰左室或心肌组织影像的从而对缺血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微气泡比红细胞直径小,可自由通过心肌的毛细血管并均匀分布于心肌,反应心肌微循环的灌注状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