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昆明山海棠
具有祛风除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的功效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药配伍、中成药中肾功能不全的人慎用,小儿及育龄期妇女慎用,孕妇及身体虚弱的人忌服
昆布
药物介绍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昆布味道咸,药性寒。归胃、肝、肾经。昆布的成分为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碘等。其中,多糖是昆布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海带含碘不得少于0.35%;干燥的昆布含碘不得少于0.20%;多糖(以岩藻糖计算)的含量不得少于2.0%。
款冬花
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功效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咳血或肺痈咳吐脓血、肺火盛的人慎服
块根木蓝
药物介绍块根木蓝是豆科植物块根木蓝的干燥块根。块根木蓝药性寒,味苦。
苦楝子
药物介绍苦楝子是楝科植物楝的干燥成熟果实。苦楝子味道苦,药性寒。归肝、膀胱、小肠经。有小毒。苦楝子的成分为三萜、有机酸、黄酮、甾醇等。其中,三萜是其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苦楝子和无患子的区别苦楝子和无患子的植物种属、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都有区别,比如前者主治虫积腹痛等,后者主治白喉等。1.植物种属:苦楝子是楝科植物楝的干燥成熟果实。无患子是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的干燥成熟种子。2.性味归经:苦楝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归于肝经、小肠经、膀胱经。无患子性平,味苦,归胃经。3.功效主治:苦楝子有疏肝行气止痛和驱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胁和脘腹胀痛,也可以治疗疝痛、虫积腹痛等疾病。无患子有消积杀虫、清热祛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炎、白喉、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百日咳、虫积食滞等疾病。二者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如需使用,请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建议患者身体不适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对症用药治疗。
苦楝皮
药物介绍苦楝皮是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苦楝皮味道苦,药性寒。归脾、胃、肝经。有毒。苦楝皮的成分为三萜、黄酮、生物碱等。三萜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苦楝皮药材及饮片中,川楝素的含量不得低于0.010%~0.20%。
苦蒿子
药物介绍苦蒿子是菊科植物顶羽菊的干燥成熟果实。苦蒿子药性寒,味道苦。归肺经。
苦玄参
药物介绍苦玄参是玄参科植物苦玄参的干燥全草。苦玄参药性偏寒,味苦。归胃、肺、肝经。苦玄参的成分为三萜、黄酮、葫芦苦素等。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苦玄参,苦玄参苷IA的含量不得少于0.25%。
苦杏仁
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一种常见中药材,本身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物,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儿童及阴虚所致咳嗽者慎用;大便溏泻者禁服;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苦石莲
药物介绍苦石莲是豆科植物喙荚云实干燥成熟的种子。苦石莲味道苦,药性寒。归心、脾、肾经。苦石莲的成分为二萜、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二萜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苦木
药物介绍苦木是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和叶。苦木味道苦,药性寒。归大肠、肺经。有小毒。苦木的成分为生物碱、三萜、苦味素、挥发油等。其中,生物碱是苦木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苦豆草
药物介绍苦豆草是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干燥地上部分。苦豆草味道苦,为寒性药物。有毒。苦豆草的成分为生物碱、糖、蛋白质、有机酸等。其中,生物碱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苦丁茶
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生津的功效炮制后可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如果有苦丁茶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苦地丁
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有苦地丁过敏史的人禁用
苦参
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的功效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苦巴旦仁
药物介绍苦巴旦仁是蔷薇科植物苦巴旦干燥的成熟种子。苦巴旦仁味道苦。
苦艾
药物介绍苦艾是菊科植物苦艾干燥的地上部分。苦艾药性寒,味道苦。归脾、胃经。苦艾的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酯类、挥发油、苯丙素等。其中,香豆素和酯类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空心莲子草
药物介绍空心莲子草是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新鲜地上部分。空心莲子草药性寒,味苦。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黄酮、甾醇、三萜等。其中,有机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榼藤子
药物介绍榼藤子是豆科植物榼藤子干燥的成熟种子,为民族常用药。榼藤子药性凉,味微苦。归脾、胃、肝、肾经。有小毒。榼藤子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黄酮、甾醇、酚等。其中,有机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增补本规定,干燥的种仁中,榼藤子苷的含量不得少于4.0%,榼藤酰胺A-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60%。
橘络
药物介绍橘络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成熟果实的中果皮与内果皮之间的维管束群。橘络药性平和,味甘、苦。归胃、肺经。橘络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酚酸、萜、甾体、木脂素等。其中,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橘络是什么意思橘络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内层的筋络,又叫橘丝、橘筋、橘瓤上筋膜,是将橘皮里的白色筋络晒干后形成的一种中药。橘络,中药名,其味甘、苦,性平,归肺、脾经,其主要作用为通络、止咳化痰。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胁(胸部和肋骨部位的统称)作痛等病症。本品多夏秋采集,其不良反应、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尚不明确。本品具体使用方法,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规范诊疗后,选择合适的剂量,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发挥它的功效。切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