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头晕
一类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常感到头晕目眩、失去平衡、头重脚轻常见于前庭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疾病如头晕突然发生、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肢体无力、麻木、心前区不适、恶心、呕吐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急性期常用前庭抑制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对症治疗。此外,需进行病因治疗和前庭康复治疗
听觉过敏
听觉过敏指对声音响度的容忍度下降,对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即使是轻声细语也觉得刺耳,是听觉或听力病理性增强的结果。
体位性眩晕
概述体位性眩晕是指纵轴范围位置变化如起床、躺下、翻身引起的眩晕。
失声
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发出声音常见于炎症、肿瘤、医源性损伤、外伤等情况,也可由精神因素引起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合并进食呛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针对病因局部保守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后,症状多可缓解
声音嘶哑
它是在疾病或非疾病状态导致的发声功能受损轻者仅见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声嘶哑,甚至只能发出耳语声或失声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也可能是用嗓过度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多数预后良好,不会留有后遗症;但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神经受损等,预后较差
舌震颤
概述舌震颤是指将舌伸出口外时,舌体出现细小的蠕动样颤动的表现。系舌肌纤维收缩所致,可能与皮质中枢及有关的脑神经运动核等受刺激有关。
软腭痛
软腭是指腭的后1/3。软腭疼痛常伴软腭充血、水肿等,常见于软腭及邻近部位的感染、创伤及肿瘤。
平衡功能障碍
概述平衡功能障碍指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中任意一种感受器因各种原因受到影响,向中枢传入的冲动与其他两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一致导致的结果。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轻度可表现步行困难;中度无法站立;重度无法坐立。
讷吃
概述讷吃是因为发音器官的肌肉萎缩、麻痹、运动协调障碍或痉挛抽搐,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清、字音模糊或发音急促等,但可理解谈话内容。
脑鸣
一种耳鸣类型,患者自身感觉脑袋嗡嗡或者有轰鸣声、蝉鸣声等可为脑部疾病、耳部疾病、继发于全身疾病、使用耳毒性药物等若脑鸣持续存在、声音较大或伴有头晕、目眩、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睡眠、生活、工作时建议及时就医脑鸣病因不同,建议积极完善检查并在查明原因后对因治疗
慢性头痛
慢性头痛(chronic headache)指头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15天,每天头痛持续4小时以上。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慢性头痛指每月头痛超过15天而没有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继发性头痛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中风和脑周围器官的病变引起的牵扯痛。
流涕
过多的鼻分泌物经鼻腔流出最常见的是鼻、鼻窦的疾病引起,下呼吸道、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引起流涕长期持续或伴高热、鼻分泌物呈黄色、有头部外伤史等,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避免诱发因素
淋巴滤泡增生
淋巴组织在各种致病因素反复作用下,形成滤泡样增生性炎症改变急、慢性炎症发作、不良理化因素刺激和全身疾病等原因有关不适症状持续存在、频繁间断发作、进行性加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宜积极就医针对病因和病情特征规范治疗,病灶和相应症状多可见缓解及消除
口臭
经口腔或鼻腔散发出的臭味最主要由口腔疾病引发,但耳鼻喉、胃肠疾病及全身疾病也可引发当清洁口腔后口臭不缓解或口臭明显影响生活时,请及时就医清洁口腔可缓解部分类型的口臭,但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避免诱发因素才是关键
久咳有白痰
多见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长期咳嗽、咳白色痰液是主要表现,可伴发热、胸痛、咯血、哮鸣音等病因治疗很重要,对症治疗以止咳、祛痰为主经过治疗,多数症状可缓解,但可反复发生
颈部淋巴结肿大
指颈部淋巴结增大(直径>1cm),仅出现在颈部这1个淋巴结区域单个区域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邻近部位的感染或炎症,少部分可能为肿瘤若肿大时间过长、进行性增大或出现身体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医需根据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确定具体病因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进行性吞咽困难
常见于食管癌、喉癌、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神经肌肉疾病等起初进食固体食物时有哽噎感,逐渐发展到只能进流食甚至饮水困难出现吞咽困难时,建议到消化内科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间断性鼻塞
概述间断性鼻塞是指鼻塞症状不持续,间断发生,时好时坏的现象。临床多见于慢性单纯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常伴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咳痰
基本都是疾病因素导致,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反复咳痰多提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就医对症治疗以祛痰和保持呼吸通畅为主,病因治疗很复杂多数咳痰可治愈,部分咳痰无法根治
咳嗽
一种反射性症状,常见于咽喉、肺部发生不适时病因众多,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耳鼻喉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亦可引发频繁、长期或剧烈咳嗽,应及时就医诊疗药物对症治疗止咳效果较好,但对因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很重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