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干、咽痛、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
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
鼻结核
概述鼻结核是一种鼻部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疾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者可能是空气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造成,继发者多由肺结核病灶或其他部位结核引起。
白血病性咽峡炎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与白血病细胞无控性增殖引起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制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有关,如浸润扁桃体、咽峡部,出现扁桃体及舌根部淋巴组织无炎症性肿大、咽峡部溃烂,可引起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口臭及张口受限等症状,称之为白血病性咽峡炎。通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外周血和骨髓检查以及咽部典型的组织坏死性表现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以全身性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为主,如并发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给予支持治疗。局部可用漱口药液,保持口腔、咽部清洁以及对症处理。
遗传性耳瘘
概述遗传性耳瘘指耳部于出生后即有的无症状异常小孔或小瘘管。这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鼻出血等遗传性血管壁发育异常所致主要采取局部对症治疗
咽峡炎
咽峡部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喉部疱疹、呕吐、腹痛、腹泻等病因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全身性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咽部狭窄及闭锁
概述咽部狭窄及闭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咽和喉咽部狭窄或闭锁。多见于外伤或感染。咽部受腐蚀剂灼伤、咽喉机械性外伤、手术切除腺样体时损伤黏膜过多等,均可引起咽部狭窄或闭锁。某些特殊性感染(如梅毒、麻风、硬结痂等)或咽部反复溃疡亦可诱发本病。鼻咽闭锁较少见,可与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同时发生,或鼻咽癌放疗后继发鼻咽部狭窄或闭锁。
小儿咽喉疱疹
概述小儿咽喉疱疹是指软腭、腭弓、喉黏膜等处出现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小水疱,水疱壁较薄,可为单发、成簇、集群或散发,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可见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
小儿声带息肉
概述小儿声带息肉是指因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引起,声带一侧或双侧形成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病程长的息肉其内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
小儿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曾有过许多名称:拉克囊肿病、垂体管肿瘤、垂体柄肿瘤、釉质瘤、表皮瘤等,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但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本病发生在任何年龄,但70%发生在15岁以下。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亦有部分肿瘤在鞍内、鞍上,肿瘤呈哑铃型。
小儿急性喉炎
是一种小儿以声门区为中心的喉腔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多继发于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概述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指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常见的咽部疾病,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概述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引起小儿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应尽早诊断、及时彻底治疗,以免转为慢性扁桃体炎。
小儿喉炎
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喉部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咽喉痛、喉部干燥等致病原因可能与感染、用声过度等有关主要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小儿喉痉挛
概述小儿喉痉挛是喉肌痉挛性疾病,多发于先天禀赋不足,发育不良,营养欠佳的儿童,另外,肠道寄生虫病、腺样体肥大、受惊均可引起本病。
小儿耳部脓性分泌物
概述耳部脓性分泌物是耳溢液的一种表现,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多数耳部脓性分泌物是由中耳病变引起,其中又以中耳炎为主。患儿可伴有全身不适、烦躁不安、内耳疼痛、听力减退等。
小儿变应性鼻炎
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喷嚏等易感小儿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体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介导发病避免接触过敏原,结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
小儿鼻窦炎
是一种小儿发生在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咳嗽等多因鼻窦感染致病菌而患病常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小儿鼻炎
是一种发生于小儿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主要由感染性因素、变应性因素引起多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