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毛孔粗大
当皮肤老旧角质积聚越多,会使肌肤变厚、变粗糙,毛孔变粗大,肌肤也因为无法顺利吸收水分与保养成分,变得暗沉、干燥,加速刺激油脂分泌量,毛孔会再度变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失去弹性,毛囊周围缺乏支持结构,也很容易使毛孔显得比较大;外油内干的皮肤环境,也会使毛孔变得粗大。平时应该多注意皮肤的日常护养。皮肤组织的老化、萎缩,皮肤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到了某个年龄段,皮肤毛孔就会出现松弛,血液循环也会逐渐不流畅,皮肤代谢开始变慢。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是指存在于皮肤和胃肠道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1958年由Bean首先描述,故称Bean综合征。本征系胚胎期分化发育障碍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溃疡性皮肤结核
又称为腔口部皮肤结核、溃疡性粟粒结核病,是内脏结核患者腔口部皮肤或黏膜的结核杆菌感染,常见于男性患者。本病是自身接种结核杆菌的表现,常见于活动性结核伴抵抗力明显低下者。临床表现是伴有内脏活动性结核患者发生腔口部、黏膜的溃疡性损害。治疗以抗结核治疗为主。
胫前黑斑
概述胫前黑斑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腿上一碰就一大片瘀青,还没消掉,又一出现一大块,导致小腿伸侧出现黑褐色的色素沉着斑。
结节性脂膜炎
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以全身各处反复出现皮下结节主要症状,可累及多系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因素等有关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出现内脏受累时对症治疗
接合菌病
接合菌病是由接合菌纲所属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条件性感染。接合菌纲属接合菌门,是一类较为原始、生长迅速、分布广泛的陆生真菌,大部分存在于植物腐败物和土壤中。接合菌纲包括7个目和30个科。但只有毛霉目和虫霉目具有医学重要性。毛霉目病原菌包括毛霉科的根霉属、犁头霉属、根毛霉属、毛霉属和囊托霉属以及小克银汉霉科、被孢霉科、瓶霉科、共头霉科和枝霉科中的多种真菌。虫霉目病原菌包括蛙粪霉科中的林蛙粪霉以及虫生链壳科的冠状耳霉和异孢耳霉。此病在世界范围都有分布。近年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扩大,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一组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淋巴瘤,不同的分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分子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的B症状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与基因突变、长期炎性刺激等相关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案存在差异,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FCCL)最常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结外,如脾脏、胃肠道、骨髓、扁桃体和皮肤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见。FCCL中小裂细胞性多见。FCCL的大细胞性虽属中等恶性,一般为低度恶性。小裂细胞性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70%。混合细胞性和大细胞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45%。
寄生原虫皮肤病
寄生原虫皮肤病是指由寄生在人体的原虫引起的皮肤损害。原虫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阿米巴病、滴虫病、利什曼病、弓形虫病等,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滴虫、利什曼原虫及弓形虫等感染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病机会较多。
寄生蠕虫皮肤病
寄生蠕虫皮肤病是指蠕虫寄生在人体皮肤或皮下组织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蠕虫多数可以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少数寄生在皮肤组织。此类疾病以皮肤无痛性结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为主要表现,有的皮下结节可有触痛和捻发音。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血红素合成途径异常,卟啉等其前体浓度异常升高所致以急性腹痛和全身肢体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病因为编码卟胆素原脱氨酶(PBGD)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氯高铁血红素是首选治疗,还需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黄瘤病
黄瘤病是真皮、皮下组织及肌腱中含脂质的组织-泡沫细胞局限性聚集,形成以棕黄色或橘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等皮肤肿瘤样病变为特点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高脂蛋白血症者,也是此类患者常见且有诊断价值的皮肤表现。
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常发生于患Ⅰ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年,皮损多见于双手或足部,但有时也会扩散到手臂、颈部和躯干部。常见正常肤色或红斑丘疹及直径5cm的环形损伤,无明显的瘙痒,常通过局部或病灶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严重者可使用氨苯砜治疗。
猴痘
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动物及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大多数可以在发病2~4周后完全康复
HIV感染急性期
初次感染HIV几周内出现非特异性症状的时期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喉咙痛、皮疹、关节痛等HIV进入体内迅速复制,并引起免疫系统反应所致急性期后进入到无症状期,数年后大多出现艾滋病症状,预后不佳
过敏性紫癜
表现为皮肤出现暗紫色斑块,可伴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等可能与感染、过敏、遗传等因素有关去除致病因素,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本病具有自限性,大多数预后良好
龟分枝杆菌感染
概述龟分枝杆菌感染是指感染龟分枝杆菌所致的疾病,类似于偶发分枝杆菌,因此常称偶发龟复合分枝杆菌。主要引起肺部和皮肤伤口感染。
感染
多种病原体入侵人体所致的炎症反应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导致感染以消除病原体的药物治疗为主,可辅以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多脏器功能受损的患者预后较差
阴囊潮湿
阴囊潮湿是指阴囊皮肤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却出现多汗、潮湿或发凉等异常症状。长期潮湿的阴囊容易产生炎症,出现瘙痒。
妇女雄激素源性秃发
妇女雄激素源性秃发又称妇女男子型秃发,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雄激素的过量,遗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为头顶部头发逐渐稀疏,血清检查雄激素高于正常水平。即可诊断。可使用抗雄性素制剂环丙氯地孕酮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