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团癣
团癣是霉菌引起传染性皮肤病,可分浅部霉菌病和深部霉菌病。浅部霉菌病,夏季多发,部位往往是生在股部内侧、肛周、臀部等,由于是人体皮表,故一般不会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
透明细胞棘皮瘤
透明细胞棘皮瘤又称苍白细胞棘皮瘤,1962年由Degos等首先报告,故又称Degos棘皮瘤。以往认为本病是脂溢性角化症的一个亚型,最新研究认为它是一种炎症而非肿瘤。
头癣
头癣是头皮和毛发受到皮肤癣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鳞屑、丘疹、脓疱、断发等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毛发、毛囊所引起的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剪发以及皮肤消毒等
头虱病
头虱寄生于头发,反复叮咬头皮、吸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症状主要为头皮瘙痒,被叮咬的头皮有红斑、丘疹病因为寄生于头发部位的头虱叮咬头皮治疗和预防以灭虱及灭虱卵为主,包括剃发或剪发、用篦子篦发、外用药物等
头皮脂溢性皮炎
一种于好发于婴儿和成人头皮的慢性、复发性皮炎头部可出现红斑及油腻性鳞屑,渗出液干燥后可结痂,伴瘙痒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增多、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反应、个体易感性等相关一般以外用抗真菌药、局部用抗炎药物为主,必要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头皮银屑病
头皮银屑病是发生在头皮、发际部位的银屑病头皮、发际的红斑块,通常覆盖有白色鳞屑,头发黏附上鳞屑可呈束状由遗传和环境共同诱发,免疫诱导的头皮角质形成细胞功能失调是主要病因以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为主,严重者可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或光疗
头皮脓疱糜烂性皮病
概述头皮脓疱糜烂性皮病是皮损局限于头皮的脓疱、糜烂、结痂和瘢痕性秃发性斑片的非感染性脓疱性皮病。由Pye等于1979年首先报道并命名。
头皮糜烂脓疱性皮病
本病多见高龄女性,病因不明,局部外伤、日晒伤、外科手术、冷冻、皮肤移植、放疗均可诱发本病。开始有小片头皮发红,结痂及有炎症,湿润的糜烂面上覆有痂皮和浅表性脓疱。随着病情的发展,皮疹活动性区域与瘢痕性秃发区共存。
头皮毛囊炎
头皮毛囊炎是一种以头皮毛囊周围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常见疾病症状为头皮毛囊口出现丘疹性皮损,常伴有红斑边缘,可有或没有脓疱可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头部银屑病
常出现红斑、银白色鳞屑、束状发等症状病因不明,可能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影响根据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包括外用药物、系统用药、物理治疗等难以根治,但经过合理治疗可控制症状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litis capitis abscedens et suffodiens)是一种罕见的特征性、消耗性疾病,是毛囊闭锁四联征的一部分。四联征包括化脓性汗腺炎和聚合性痤疮。但是常见孤立的头皮病变。穿掘性蜂窝织炎好发于年轻男性,特别是黑人,但也可发生于(尽管少见)白人和女性。主要发病机制是毛囊角化过度而非感染,但可能发生细菌重叠感染。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
头部单纯糠疹
多种原因导致的头部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分泌过多性皮肤病可表现为头部分布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常伴有瘙痒本病病因复杂,可能是因代谢失调导致的头部油脂分泌过多或真菌感染导致本病可自愈,也可通过外部药物进行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皮肤病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皮肤病是指在人体皮肤有损伤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感染伤口会有绿色脓液渗出。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肿瘤放化疗治疗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及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如气管切开、放置引流管、保留导尿管等)的患者易感染致病。临床可表现为坏死性溃疡、斑疹、斑丘疹、结节性损害、大疱、血疱等。
天疱疮
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症状为皮肤和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病因不明,属于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治疗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
体癣
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手掌、脚掌和甲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病皮肤出现红色丘疹,边界清楚且覆盖有鳞屑的斑片,同时伴有瘙痒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如红色毛癣菌、石膏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体虱病
概述体虱病是虱病的一种,主要寄生在人身体上,靠吸食血液为生,在衣物上生活和产卵,可传播多种疾病。体虱病多见于卫生条件差和群居生活的人群。
疼痛性脂肪疝
疼痛性脂肪疝又称为痛性压迫性足部丘疹,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疼痛性足跟部假性丘疹,临床罕见。
特应性皮炎
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皮肤干燥和慢性湿疹样皮损等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特殊类型荨麻疹
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风团可由接触变应原、接触水、运动、冷热刺激、情绪激动等多种因素诱发祛除诱因、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症状可自愈,规范治疗可加快恢复,但可反复发生
特发性皮肤萎缩
特发性皮肤萎缩是一种性质未定的原发性真皮萎缩,多见于女性,可能与感染、外伤、局部营养不良有关。典型皮损为灰褐色或紫罗兰色,圆形或椭圆形带有“峭壁”样边缘的凹陷斑疹,无特效疗法,可采用软组织填充剂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