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斜视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是由于当人的双眼视轴平行,维持双眼黄斑中心凹注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觉功能。复视和混淆视均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冲动,长期会导致弱视发生,称之为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以空间视力(中心视力、空间定位能力、对比敏感度)损害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据统计,40%~60%儿童因斜视、屈光参差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弱视。
斜视
表现为双眼运动不协调、视物重影等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等有关常用配戴矫正眼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可能会复发
小睑裂综合征
先天小睑裂综合征(Congenital blepharophimosis syndrome)又称Komoto’综合征,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倒向型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inversus syndrome,BPE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西方发病占上睑下垂的3.5%;男:女=2:1。
小角膜
概述小角膜是一种角膜直径小于10㎜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与小眼球、虹膜缺损、葡萄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并存。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与结核感染有关的眼病,它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原发结核患儿,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有时可作为原发感染的首发症状出现,常因此发现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的存在。此病多见于高度过敏反应的结核患儿。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眼内肿瘤,多见于婴幼儿,2/3在3岁以下,5岁以上者少于5%,此瘤不仅危害患儿视力,更威胁患儿生命。本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遗传倾向与家族性,常为多发病灶,且发生其他恶性肿瘤的几率增多;二是无遗传倾向,呈单发病灶。肿瘤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限于眼内。
小儿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小儿葡萄膜炎一般指发生于16岁以下人群的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儿童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由于少年儿童葡萄膜炎在临床表现、病因和类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与成人葡萄膜炎均有所不同。
小儿结膜吸吮线虫病
吸吮线虫是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泪管、瞬膜或结膜囊内的一类线虫。大部分为动物寄生虫,只有结膜吮吸线虫有人体寄生的报道。感染本虫的犬和猫等为传染源。由蝇类舔吸带虫动物的眼部后,再舔吸其他动物或人而构成传播。犬感染结膜吮吸线虫一般无明显表现,重者流泪,结膜潮红肿胀,翻开眼睑在眼角处可见到白色线状虫体。人一般在蝇类繁殖季节过后发病,结膜吸吮线虫病(conjunctival thelaziasis)是由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callipaeda)寄生在人的眼部所致的眼病。此虫主要寄生在犬、猫等动物的眼内,人仅是偶然被该虫感染,引起眼部疾患。本虫寄生部位特殊,仅在眼部主要是结膜囊内,有时可一过性爬行于眼球表面。由于本虫分布于亚洲许多国家,故又称东方眼虫,所致病又称东方眼虫病。表现结膜充血,羞明、流泪。犬和猫都有结膜吸吮线虫感染,作为伴侣动物与人关系密切,为防止伴侣动物带虫传染人,应及时诊治犬猫结膜吸吮线虫病。治疗可用0.5%敌百虫溶液点眼或1%左旋咪唑溶液点眼,然后用镊子将虫体取出。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
概述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异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为睑裂狭小,同时有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内眦距离过远、下睑外翻、鼻梁低平、上眶缘发育不良等发育异常,面容十分特殊。
先天性眼睑缺损
概述先天性眼睑缺损是指先天性面裂畸形导致的上睑或下睑缺损。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常伴有眦角、泪道、眉等畸形和眶骨缺损。有的先天性眼睑缺损患者可以查询到家族史。
先天性眼球震颤
表现为眼球不受自主控制地摆动可分为运动缺陷型和知觉缺陷型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屈光矫正等方法
先天性眼球萎缩
先天性眼球萎缩是指出生后眼球萎缩不再生长,并导致同侧眼眶颜面部发育障碍。对于此病患儿,在出生后应该尽早(最好在出生3个月内)就医,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明确导致萎缩的病因,排除眼内肿瘤可能。尽早安入支撑义眼片,而后根据眼眶大小早期植入义眼台,并按时更换义眼片。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
先天性眼球发育畸形和变异,大多同时合并有颅面和眼眶发育异常。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congenital microphthalmos with cyst)为发育异常所致。在胚胎发育到3~5周时,胚裂不能闭合,神经上皮增殖通过开口突入眼眶形成囊肿。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眼科疾病。无遗传倾向,一般为散发病例。
先天性无泪症
概述先天性无泪症是指无泪液分泌的一种先天性泪腺发育不全或未发育。部分病例为遗传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患儿自出生后从不流泪。表现为畏光、角膜干燥、结膜充血等。
先天性无虹膜
无虹膜症是双眼发育性疾患,主要特征为先天性虹膜发育不良或正常虹膜的缺如,还可伴有多种眼疾,如角膜浑浊、小角膜、晶状体脱位、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发育不良、斜视、眼球震颤等,累及全眼球。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层间的分离,属玻璃体-视网膜营养不良的一种,出生时就已存在,较获得性视网膜劈裂为少见,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男性儿童,女性罕见。
先天性青光眼
胚胎时期房角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类青光眼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野缺损等表现与胎儿发育期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
出生时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形成的白内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斜视、瞳孔区发白、眼球颤动等与遗传、母亲孕期内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旦发现有手术指征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致病细菌感染结膜引起的炎症可有眼红、眼痒、眼异物感、眼烧灼感、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结膜引起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细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有什么区别细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不同。1.病因不同:细菌性角膜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是病毒感染引起。2.症状不同:细菌性角膜炎的发病较急,粘性黄色分泌物多,早上起床时可能会糊住眼睛,眼睛充血,异物感较强,伴有疼痛、流泪以及视物下降等症状。病毒性结膜炎一般有3~5天潜伏期,分泌物较少,有时可伴有感冒、发热,也可能会出现眼部充血、流泪、疼痛等,症状较轻。3.治疗不同:细菌性角膜炎主要是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妥布霉素等。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无论是细菌性角膜炎还是病毒性角膜炎,都要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