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变性性近视
变性性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不同于一般的近视性屈光不正,除高度近视外,还具有以下特点:①视功能异常:视力不能完全矫正,光敏度降低,暗适应不良,视野改变和电生理异常。②伴有一系列并发症:眼球前后轴进行性延长,眼球后部扩大,脉络膜视网膜变性,包括视盘周围萎缩后葡萄肿、色素增殖、灶性脉络膜萎缩、漆裂纹样Fuchs斑、玻璃体变性、后脱离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其次有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患眼多伴有眼底退行性改变、脉络膜萎缩和视力障碍。
边缘溃疡性角膜炎
概述边缘溃疡性角膜炎多因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可出现视力下降、畏光及异物感等症状。在角膜边缘有一因白细胞浸润及溃疡而形成的混浊区,该混浊区可被荧光素绿染。
彼得异常
彼得异常的表现是角膜中央部有先天性白斑,并有相应部位的后基质层及后弹力层缺损。在角膜浑浊的部位有自中央到周边的虹膜粘连。彼得异常者还常伴有全身异常,如有短身材、智力迟滞、唇颌腭裂畸形及耳异常。对于本病究竟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还是有同一表现的多种疾病构成,始终存在争论。
爆裂性眼眶骨折
爆裂性眼眶骨折又称眼眶击出性骨折,是由直径大于眶口的钝性物体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导致眶压突然增高和眶壁坍塌,眶壁薄弱处击出破裂,眶内软组织嵌顿或疝出到鼻窦,造成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等一组综合征。
暴露性角膜炎
暴露性角膜炎是指睑裂闭合不全的各种病变,导致角膜暴露及瞬目运动障碍,泪液不能正常湿润角膜所发生的角膜上皮损伤。临床表现为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剥脱综合征
剥脱性综合征(XFS)系多种眼组织综合的一种异常蛋白质,阻塞了小梁网,引起小梁功能减退、眼压升高,从而导致青光眼。XFS的病程非常缓慢,可长达10~20年。眼前节具有许多极轻微而又重要的改变,需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才能识别。
包涵体性结膜炎
包涵体性结膜炎是沙眼衣原体中D-K抗原型衣原体所致的结膜炎。此型衣原体能引起子宫颈炎及尿道炎。眼部感染来自生殖泌尿系统。常侵及双眼,为急性发病。包涵体性结膜炎是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产道传播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多为双侧。由于表现有所不同,临床上又分为新生儿和成年人包涵体性结膜炎。
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
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这类青光眼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各有其特点,治疗原则亦不尽相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白内障
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常有视力无痛性、进行性下降,视物朦胧感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好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
Axenfeld-Rieger综合征
概述Axenfeld-Rieger综合征是指双眼发育性缺陷,伴或不伴全身发育异常的一组发育性疾病。非常罕见,目前仅限于各种形态学变化和相关异常表现的描述。
A-V综合征
A-V综合征又称A-V现象,是一种水平性斜视的亚型,水平位的偏斜程度与垂直方向有关,即向上方注视的水平偏斜角和下方注视的水平偏斜角不同的斜视。也就是当向上和向下看时,水平斜度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并以“A”和“V”字母形象命名的一类斜视现象,两字母开口方向表示分开强或集合弱,字母尖端方向表示集合强或分开弱。
眼睑疖肿
眼睑疖肿是由于葡萄球菌进入毛囊、周围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引发急性炎症所致。临床特点为眼睑红肿、热痛且形成结节,数日后化脓破溃。皮肤有轻度擦伤和体质衰弱者容易发生。
眼睑湿疹
眼睑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表现。可单发于眼睑部,亦可为全身、面部湿疹的一部分。由于患慢性结膜炎、睑外翻或泪囊炎时的分泌物或泪液经常刺激眼部皮肤而引起。儿童易发生,常伴有疱性结膜角膜炎。临床表现一般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律性。
眼睑热病性疱疹
眼睑热病性疱疹,即眼睑单纯疱疹,又称眼睑热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I型引起。常见于6个月至15岁儿童。多发生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热性病之后,也可并发于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本病无免疫力,易复发。
眼睑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睑皮肤病变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剧烈疼痛及成簇疱疹疱疹溃破时局部使用抗病毒药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好发
史-约综合征
史-约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1922年,首先由Stevens和Johnson对该病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多形性红斑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突然,病变常出现在手脚的背侧和前臂、腿、脚掌、足底表面。而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型的特点是皮肤的受损面积超过20%。口腔黏膜、唇黏膜、生殖器黏膜和结膜也可受累。还可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肾功能衰竭、肺栓塞、胃肠道出血、脓毒血症等现象。
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是旋盘尾线虫寄生于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和眼部所致苔藓样皮炎、皮下结节和视力障碍为特征的寄生虫病,又称河盲症或瞎眼丝虫病。广泛流行于非洲和热带美洲,在流行区可造成5%~20%的成人失明。传播媒介为蚋。
镰刀菌病
镰刀菌病又称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皮肤、角膜或系统性感染。镰刀菌是一种腐生菌,与免疫力正常宿主的软组织感染、角膜炎、甲真菌病有关。由于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白血病以及器官移植增多,侵袭性和播散性镰刀菌感染病例近20年内逐年增多,镰刀菌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部位引起感染,感染可局限也可播散,播散性镰刀菌病几乎仅发生于免疫受损患者。
睑黄瘤
睑黄瘤是指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引起的皮肤黄色或橘黄色斑块左右眼睑内侧出现的单个或多个发黄、质地柔软、形态多样的斑块睑黄瘤的病因与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疾病等有关主要治疗方法为饮食治疗,还可进行激光和电干燥治疗等
眼外伤
任何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因素作用于眼部,造成视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出血、破损,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常由钝器击打、锐器刺伤、高温烫伤、酸碱腐蚀、爆炸、医源性手术等引起需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