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开角型青光眼,其特点是眼压升高,但房水流畅系数正常,用眼压描记法、灌注法及组织切片检查均证明其无房水排出障碍。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眼压升高呈间歇性,为25~35mmHg。因此,不同时间测量眼压发现眼压波动较大,波动范围与房水生成增多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排出易度的代偿能力有关。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其发病率较低,约占青光眼总数的2%。
分离性垂直偏斜
分离性垂直偏斜为两眼交替遮盖时,遮盖眼上斜,是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和弱视,同时可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斜视同时存在。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在临床并不少见,通常为双眼受累,但程度可不一致。
飞蚊症
飞蚊症是指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影,可伴有闪光感的一种异常现象生理性飞蚊症多是老化引起的,病理性飞蚊症主要是眼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无须治疗,病理性飞蚊症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45岁以上的人群高发
非炎性眼球突出
非炎性眼球突出是指由眼眶肿瘤或全身病变所引起。除肿瘤位于肌圆锥内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者外,其余眼球多偏向肿瘤的对侧。如在眶缘深处能摸到肿物的边缘,则诊断较明确,否则可进行超声探查或CT或MRI扫描等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非炎性单纯性突眼
概述非炎性单纯性突眼发病缓慢,一般无急性、严重的局限性炎性症状,而以眼眶囊肿或肿瘤及全身疾病为主要表现。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由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的以角膜基质多灶性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早期症状为畏光、流泪、眼红、部分患者有眼痛,但不明显;随病情发展会出现视力下降。典型体征包括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状浸润、无痛性角膜溃疡及基质脓肿。治疗原则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急性期禁用激素。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
近年来由分枝杆菌引起的眼部损害包括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少见,而由非典型分枝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有所增加。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的眼部表现是巩膜炎或角膜炎。非典型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家畜、土壤、灰尘和水中均可发现非典型分枝杆菌株。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变异较大,但发病呈剂量相关的特点。轻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临床特点可以见到眼后极部出现分散的小的毛细血管阻塞病灶,病灶周围的毛细血管不规则扩张,严重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常发生在远程放疗没有进行很好的眼部保护时,眼底有广泛的毛细血管闭锁和视网膜血管异常,可以导致黄斑水肿、渗出和视力下降。
反向斜视
反向斜视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斜视。在同一眼上,眼球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另眼注视时,该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内外斜视共存于同一病例的现象临床上极为罕见。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内斜视。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又叫滴状角膜是一种常见现象。随年龄其发生率显著增加,多见于绝经期妇女。许多滴状角膜患者,角膜其他方面表现正常且不影响视力。少数患者发生角膜基质和上皮水肿可引起视力显著减退。本病与原发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有关,角膜上皮和基质的改变为继发。
儿童斜视
概述儿童斜视是指儿童双眼注视方向不一致,当一只眼向前方注视时,另一眼恒定地或间歇性向内、向外、向下或向上看,这种眼部位置异常被称为斜视,俗称“斜眼”“对眼”“斗鸡眼”等。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儿童群体中的斜视发病率为1.3%,其中共同性斜视占80%以上,主要表现为内斜视、外斜视、上下斜视。早期筛查,尽早发现。治疗可选择非手术矫正治疗和斜视手术治疗。
儿童散光
一种儿童时期的眼睛屈光不正状态患儿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或无异常表现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角膜发育不良、角膜疾病等因素有关患儿多可通过佩戴柱镜片、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
儿童弱视
儿童弱视是指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患儿可出现视力减退、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主要由于患儿在视觉发育期视觉系统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而引起主要通过矫正屈光不正、遮盖训练、视觉刺激训练和药物压抑等方法矫正治疗
儿童近视
发生在18岁以下人群的近视视远处模糊,视近处正常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可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矫正
儿童结膜炎
儿童结膜炎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的结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眼红、眼部分泌物增多、眼睑肿胀等致病原因主要与感染、物理性刺激、免疫等因素有关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
恶性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其特点是术后眼压升高,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显变浅,甚或消失。典型病例常于术后数小时,数日以至数月发生。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短期内突然发生急剧的血压升高,引起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代偿失调,视网膜血管显著缩窄,视网膜普遍水肿,眼底可见多处片状出血及大片棉绒斑及视盘水肿。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昏迷和蛋白尿等。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MCP)是1984年由Dreyer和Gass首先报道,它是一种原因不明、伴有明显玻璃体和前部葡萄膜炎症的后极部多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炎性病变。大多数患者主诉为视力下降、视野暗点、闪光感和飞蚊症。多数双眼发病,但双眼症状可不对称。视力多为0.4~0.5。眼部检查半数患者可见轻、中度前葡萄膜的炎症表现,如角膜后沉着、虹膜后粘连、房水细胞和闪辉现象。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是一种急性、多灶性、单眼多发且通常累及年轻人的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可见深层视网膜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白点状病变。为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
电视眼病
概述电视眼病是指由于长期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所致眼球充血、流泪、视疲劳、眼酸胀、眼痛,甚至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