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巩膜炎。严重威胁视力,病程长,为慢性进行性的巩膜损害。
棘阿米巴角膜炎
棘阿米巴角膜炎(AK)是由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新的感染性角膜病.首先发现于1973年,近年来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与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或真菌性角膜炎。
基质性角膜炎
基质性角膜炎是位于层内的炎症,属非溃疡性的深层角膜炎。指角膜基质内的弥漫性炎症浸润,不引起溃疡性组织缺损的病变,为角膜的抗原抗体反应。主要有结核性角膜基质炎、梅毒性角膜性基质炎、麻风性角膜基质炎等。大多数为先天性梅毒,其次为结核、风湿等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可通过上皮或角膜缘血管直接侵犯角膜;但更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结果。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或称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但在20岁以后青年人中也有发生。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在40岁以上人群中多发。80%以上为双眼发病,而且双眼对称,性别无差异。常因有闪光幻觉或飞蚊症等症状而就诊。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
概述获得性视网膜劈裂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层间裂开,分为内外两层,好发于外丛状层,有双眼对称发病的倾向。多见于老年人,发病与性别、屈光状况无明显关系。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为发生在视网膜动脉第3级分叉部的视网膜小动脉的局部扩张,呈梭形或小囊状,直径可达100~250微米,是后天获得性的改变,可以造成黄斑的出血、渗出、水肿或玻璃体积血,导致视力下降。可能与高血压及血栓形成有关,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变化范围大,主要为出血性和渗出性2型。目前比较共认的治疗方案对合并玻璃体积血的大动脉瘤患者先观察数月,等候其自发吸收。
混合性近视
概述混合性近视是指患者平时呈远视力差而近视力正常的状态,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远视力有所提高,但不能达到正常。临床表现及为看不清远处物体,通常可看清近处物体,部分患者伴视疲劳、眼位异常等,可通过光学矫正、手术等获得正常视力。
混合型青光眼
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或者原发性、继发性青光眼并存属于混合型青光眼。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1.两种原发性青光眼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两种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存在: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继发开角型青光眼,常见的有各种继发性开角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房角广泛粘连者;晶体摘出术后又合并玻璃体疝而引起瞳孔阻滞者。3.原发性青光眼与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发虹膜炎或手术引起周边虹膜前粘连所致的眼压升高;原发性开角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等,均属于混合型青光眼。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一种遗传性、与氨基酸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通常从赤道部开始,向中心及周边部扩展,最后累及眼底大部分,可造成严重的视功能障碍。Cutter Fuchs正式为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命名。Takk发现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患者有高鸟氨酸血症及鸟氨酸尿症。
黄斑前膜
发生在黄斑及其附近的视网膜前膜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小,闪光感等表现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增长、眼部外伤或手术、眼内炎症等有关观察为主,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是常见眼底病,但它不是一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眼底疾病在黄斑区的表现。引起黄斑囊样水肿的最常见的疾病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或Coats病、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白内障或其他内眼术后、黄斑区脉络膜的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黄斑全层裂孔形成后,液化的玻璃体经此孔到达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而造成的。
黄斑裂孔
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的部分或全层组织缺损的现象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闪光感、眼前黑影飘动等特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可能由眼外伤、高度近视、眼内炎症等引起病情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
黄斑病变
导致视网膜黄斑区发生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常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暗、变形由遗传、炎症、眼部疾病和眼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采取口服药物、玻璃体腔注药、激光或手术等方法治疗
黄斑变性
各种因素引起黄斑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物变形、视野中心暗点等可能与年龄、种族、遗传、代谢异常、慢性光损伤、高度近视等有关可采取药物、激光等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化学性眼外伤
化学性眼外伤是由于化学物质接触眼部引起的眼部组织损伤。最常见为酸性和碱性烧伤,化学物质接触眼部,引起眼部组织损伤的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力和接触时间,以及是否及时处理有关。轻度化学伤经过适当的治疗很快可以恢复,视力不受影响。严重的化学伤眼组织受到广泛的损伤,受伤眼虽然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
化脓性眼内炎
化脓性眼内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玻璃体后引起的炎症和形成脓肿。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眼内化脓性炎症,病情凶险,发展迅猛,对眼组织和视功能破坏极大。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以向巩膜、眼外筋膜和眼眶组织发展。因此是眼科需要急诊救治的主要病种之一。另有一种眼内炎系晶状体皮质过敏或铜铁锈症等所致。
化脓性葡萄膜炎
由于化脓性细菌或真菌进入眼内引起眼内葡萄膜组织的感染称为化脓性葡萄膜炎。因为化脓性细菌和真菌的毒力较大,往往侵犯所有眼内组织,包括玻璃体、葡萄膜、视网膜,甚至角膜及巩膜,故又称为眼内炎,严重者可发展成为全眼球炎。本病多发生于眼部穿孔性外伤后及眼内异物伤后,因穿孔性眼外伤及眼内异物之致伤物污染又未及时给予处理,少数病人发生于角膜溃疡穿孔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重症败血症,但因此时病人大多处于昏迷或谵妄的状态,故一般无暇顾及眼部情况。罕见的情形也见于内眼手术后。
化脓性角膜炎
化脓性角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原虫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眼病。青壮年多见,发病迅猛,进展快,表现为头痛、目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创面有浸润或坏死,甚至伴有前房不同程度积脓等。如不及时治疗护理,将引起角膜穿孔,内容物脱出等并发症,可致盲。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概述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多见于20岁以上成年人,40岁以上者更为多见,表现为闪光幻觉或飞蚊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