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儿童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讲话不流畅,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延长,造成说话困难。从生理表现上说,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喉肌及其他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及痉挛所造成的;也可以由于语言障碍引起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影响语言障碍,语言和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语言心理失调症。
儿童恐惧症
概述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恐惧情绪,表现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儿童恐怖障碍
概述儿童恐怖障碍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的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而且持续强烈的恐怖情绪反应超过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一般的恐怖害怕的情绪不等于恐怖症,它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正常心理反应。
儿童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是什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前兆主要包括情绪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妄想等。1.情绪行为改变:患儿可出现情绪性格和行为的异常改变,如由外向型的爱说爱闹转为内向型的懒散、迟钝、少动等,或表现得兴奋不安、出现奇特的动作姿势等。2.注意力不集中:患儿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可能会造成短期内成绩的迅速下降。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易惊醒,醒后便无法再次入睡。4.妄想:如部分患儿会出现病理性幻想内容和离奇古怪的妄想内容,常伴有罪恶、被害、疑病等妄想。出现疑似上述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儿童对其依恋对象分离感到过度焦虑。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幼儿早期,以3~5岁多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环境,而自行缓解。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概述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患儿与其主要依恋对象或家庭环境分离时出现明显的过度焦虑反应。主要表现为与亲人离别时出现过度的焦虑和惊恐不安。常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特殊恐惧症、强迫障碍、抑郁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
恶劣心境
恶劣心境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既往称为抑郁性神经症、神经症性抑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患者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或沮丧,十分难受,而又无法排遣;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犹豫不决;失眠、食欲下降和性欲下降。
癫痫性人格改变
概述少数患者经过长期、反复的癫痫发作以后,可引起进行性人格改变,称为癫痫样人格改变。这种改变具有黏滞性及暴发性两个不同的极端。
多疑症
多疑是指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消极心态。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囤积障碍
无休止收集物品的一种精神障碍,即使其无价值或价值不大主要表现为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和不愿丢弃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心理、认知、神经及遗传等因素相关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对立违抗障碍
一种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易激惹和对抗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明显对权威的消极抵抗、挑衅、不服从和敌意等行为可能是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心理治疗、家庭干预为主,若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可辅以药物治疗
毒品依赖
概述吸毒者易产生对毒品的依赖。依赖行为最主要特征是渴求用药,它贯穿于整个成瘾过程,具有特征性的戒断综合征、复发性、耐受性和敏感性。
电脑狂躁症
概述电脑狂躁症是指对电脑过度依赖,电脑故障后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沮丧和焦躁等情绪,甚者会出现用力敲打键盘、鼠标,踢打主机等行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转嫁给同事甚至其他不相关的人。
单相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典型的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识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重症抑郁症患者可表现为抑郁性木僵,伴发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大多可以缓解,部分患者有症状残留或转为慢性,女性较多见,发病高于男性1倍以上。世界范围内成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2%~16.2% ,2003年北京抑郁症调查其患病率为7%,199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重症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总负6.9%,排在所有疾病负担的第二名。抑郁症的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类,临床表现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或仅出现一过性幻觉妄想。该型较少见,约占所有精神分裂症的2%,患者多青少年发病,起病隐袭,早期不易发现,病情进展缓慢、持续,愈后较差。
大麻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大麻是一种绿色、褐色和灰色的混合物,由大麻植株干燥的叶、茎、种子和花的碎片混合制备而成。大麻类物质多以抽吸的方式使用,也可放入饮料和食物中使用。大麻吸入后可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包括感知、思维、情绪、记忆及精神运动协调能力等。长期吸食大麻可损害气道内的上皮细胞及肺部的免疫细胞,影响肺功能,不少滥用者会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麻滥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2003年联合国估计有1.63亿人使用大麻,大麻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非法成瘾物质。
打针恐怖症
对针头或者使用针头的医疗手段有异常、强烈、不合理的恐惧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恶心,甚至晕厥、回避行为部分不需要治疗,或接受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儿童期的打针恐怖症有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
春节综合征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里,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春节了,阖家团圆庆贺,放松心情的活动都是在春节期间进行,大吃大喝、通宵娱乐就成了很多人的春节生活。在春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这都是“春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这种现象其实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种正常心态,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个体受到严重的灾难性心理创伤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反复出现闪回,做与创伤性事件关联的梦(梦魇),警觉性增高,易激惹可使用专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试量表辅助诊断约50%的患者一年内可以自愈,部分患者终身不愈
臭汗恐惧症
概述臭汗恐惧症患者特点为神经质地确信自己的汗腺分泌一种讨厌的臭味,导致患者极力回避别人,但缺乏身体臭味的客观证据,日本称为“恐人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