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足月小样儿
胎龄足月(满37周,<42周),体重<2500克的新生儿症状为足月小样儿貌,可有低血糖或宫内缺氧表现病因可为生理性,也可为病理性治疗包括产科复苏、一般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中期早产儿
胎龄在32~33⁺⁶周的早产儿症状为早产儿外貌,可能有体温低,呼吸急促、发绀等病因包括孕妇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治疗包括产科复苏、危重患儿转诊、一般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早熟性儿童乳房肥大症
概述早熟性儿童乳房肥大症是以儿童期有明显的乳房发育、外阴发育良好,阴毛、腋毛出现等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
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病又称大田原综合征,是一种恶性癫痫。本病征以发病年龄早、脑电图具有暴发-抑制波型、惊厥难以控制、预后差、可转变成婴儿痉挛症等特点。
早老症
以儿童出现加速老化的外貌为特征的早老性遗传病患儿表现为老人面貌、脂肪萎缩、脱发、身材瘦小等致病因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
早产儿贫血
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生后一年内发生的贫血。这与胎儿期各种生理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早产儿骨髓造血功能薄弱。由于早产,婴儿过早地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适应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另外,胎龄8个月以前由母体获得的铁较少,8个月以后才开始获得较多的铁,早产使婴儿铁储存减少。本病分为早期及晚期贫血,一般发生于3~4个月以后者,主要由于铁缺乏所致。
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约为5.6%,美国为7.1%-17.9%不等。我国报道的早产儿死亡率约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因此,要关注早产儿的发育照顾等护理问题。
早产儿
胎龄大于28周但小于37周的新生儿表现为体重轻、皮肤薄、体温不稳定、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反应差等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孕妇因素有关治疗包括产房复苏治疗、急症处理、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阅读障碍
一种对阅读能力产生影响的神经疾病,主要见于儿童主要症状包括读写障碍,包括读速慢,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理解文字信息,难以书写文字或单词等遗传、神经发育、心理学等因素影响了大脑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阅读障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治疗,包括特殊教育,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需要由专业人员制定治疗计划
原发性遗尿症
从婴儿期延续而来,从未有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表现为夜间尿床,睡眠过深,不易被叫醒病因包括遗传、心理、生理发育延迟等因素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等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概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组先天或遗传性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因免疫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常发生在婴幼儿,临床以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反复的严重感染,伴有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异常为特征。
原发性慢性肉芽肿病
原发性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吞噬细胞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活性缺陷,导致吞噬细胞功能障碍所致。典型临床表现为儿童早期反复致命感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导致局部形成肉芽肿,易引起局部梗阻。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6:1。目前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免疫重建可作为根治方法。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通常称联合免疫缺陷(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CID),是一组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多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和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表型稍温和的联合免疫缺陷。患者T细胞功能缺陷,可伴或不伴B细胞功能缺陷。国外联合免疫缺陷活产婴儿的患病率是1/100000~1/58000,中东地区由于近亲结婚较多,活产婴儿患病率也较高,约为1/10000。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免疫力差,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表现为腹泻、发热、鹅口疮、皮肤化脓、生长发育迟缓等。病情凶险,需要在在专门病房隔离治疗,部分病种在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酶替代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基因治疗也可尝试。患者总体结局不好,若未及时治疗,常在1岁内夭折。
育儿百科9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9个月而不足10个月。
育儿百科8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8个月而不足9个月。
育儿百科7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7个月而不足8个月。
育儿百科6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6个月而不足7个月。
育儿百科5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5个月而不足6个月。
育儿百科4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4个月而不足5个月。
育儿百科3个月
宝宝月龄指月龄达到3个月而不足4个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