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从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凶险,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肠梗阻
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胎粪排出障碍,可伴有拒乳、嗜睡、气促等与先天性肠道畸形、肠套叠、肠粘连等多种原因有关部分肠梗阻可先试行非手术治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病因、严重程度等因素经积极治疗后基本能治愈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各类病理因素引起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巩膜、皮肤、黏膜等发黄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巩膜、皮肤等黄染,程度较重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需要控制原发病,给予新生儿光照或换血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概述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根牵拉性损伤引起的上肢运动障碍。难产、臀位、肩娩出困难等因素可使臂丛神经过度牵拉受损,足月、大于胎龄儿多见。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常有反应差、嗜睡、少吃、少哭、少动、发热、体重增长缓慢等表现由病原体感染导致,最主要为细菌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对症支持和维护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
新生儿Wilson-Mikity综合征
即威-米综合征,肺发育障碍综合征。本病多发生在早产儿,因肺未成熟所致,部分肺泡因充气不良而萎陷,部分肺泡因过度通气呈囊性气肿。多在生后1周末或以后发病,以进行性、间歇性或反复出现的呼吸困难伴发绀为特征,此处就典型的Wilson-Mikity综合征加以概述。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人类有15个以上的在遗传上各自独立的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重要血型系统。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
在新生儿期因B族链球菌(简称GBS)感染引起的疾病为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新生儿B族链球菌与围生期感染相关,是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的一个重要病原菌。
新生儿ABO溶血病
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面色和口唇苍白、吮吸无力等症状母亲是O型血而新生儿是A或B型血而血型不合所致轻者不需要治疗,重者需行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
斜头畸形
概述斜头畸形是指一类涉及颅骨、眼眶和面部的不对称畸形。原因较多,但均表现为颅面部一侧塌陷和另一侧隆起。
小于胎龄儿
指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主要表现为出生体重低、后期出现追赶生长或生长发育迟缓等发病与母亲、胎儿、胎盘、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期死亡和疾病风险增加,远期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综合征等风险升高
小儿窦性心律失常
小儿窦性心律失常指窦房结发生的激动不匀齐,使心率呈现时快时慢的现象,脉搏在吸气时加速而在呼气时减慢,快慢相差>0.12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小儿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速、窦性心律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及游走性房性心律。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征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征即Landau-Kleffner综合征,是由于癫痫发作造成的语言中枢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见于1次或多次癫痫发作后,在意识清楚时却不能说话,但听觉正常,能以点头、眼神和体语示意。2~3天后语言可渐渐恢复,但常达不到原有水平,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语言障碍渐渐加重,若及时适当治疗,癫痫发作控制,语言功能可逐渐恢复。
小儿癫痫
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产生癫痫发作倾向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部抽搐等常见病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异常、遗传、感染等,也可能病因不明以药物治疗为主,强调病因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小儿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小儿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累及多种器官。临床包括有皮肤、牙,骨骼、眼、神经,生殖等器官系统,其中以基底细胞癌,颌骨囊肿,手掌或足底凹坑和骨骼异常最多见。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和新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突然发热、咽痛、口腔疼痛,可伴有吞咽困难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退热、合理饮食等支持治疗为主
小儿疝
小儿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孔洞脱出到其他部位症状与疝的类型有关,常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包块,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发病与小儿生理特点、发育缺陷、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等有关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部分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小儿黏多糖贮积症Ⅳ型
黏多糖贮积病Ⅳ型为黏多糖贮积病中其中的一种类型,又称莫基奥(Morquio)综合征、Brailsford综合征、Brailsford-Morquio综合征、硫酸角质尿症、离心性软骨发育不良、畸形性软骨-骨营养不良等,是一组先天性遗传病,因黏多糖降解酶缺乏使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导致黏多糖积聚在机体不同组织,造成骨骼畸形、智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小儿黏多糖贮积症
黏多糖贮积症(MPS)是一组先天性遗传病,因黏多糖降解酶缺乏,使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导致黏多糖积聚在机体不同组织,造成骨骼畸形、智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状和体征比较对称,多数患者有家族史。本病以腓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故又称腓骨肌萎缩症。根据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所见,将CMT分为Ⅰ型及Ⅱ型,CMTⅠ型称脱髓鞘型,CMTⅡ型称轴索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