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丝状疣
为皮肤、粘膜部位丝状突起的疣状增生,顶端可有过度角化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可据病情选择冷冻、激光或外用药物治疗
水疱性远端指炎
水疱性远端指炎,是一种少见的手指掌面水疱性皮肤病。1972年由hays和mullard首次报道,主要发生于儿童。
水疱型足癣
足癣的一种类型,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主要表现为水疱、瘙痒等症状一般是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主要采取抗真菌药物治疗
水疱型手足癣
手足癣的一种类型,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的水疱,常伴瘙痒一般是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主要采取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淡水或海水而出现的荨麻疹,与水温无关主要症状为风团、瘙痒,可伴有喘鸣、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接触水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祛除诱因、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
水痛症
水痛症是由水诱发的一种皮肤反应,在接触水几分钟后或刚停止接触水时就出现严重的刺痛感,但无可见的皮肤损害,可持续15~45分钟。本病可能是由于接触水后所发生的一种去甲基肾上腺能性疼痛。也可视为水性瘙痒现象的延伸。
兽皮痣
为先天性色素痣的一种,出生时即有,成年后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一般无不适症状,发生恶变可有皮损破溃等表现为胎儿时期神经嵴源性黑素细胞的良性增生或原位基因突变而形成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足综合征
概述手足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手较足更易受累,可由多种化疗药物引起。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迟钝、疼痛,皮肤肿胀、红斑、脱屑、皲裂等。
手足癣
皮肤癣菌引起的指/趾间、手掌、足底及手足侧缘的浅表真菌感染主要症状包括手足部皮肤出现水疱、脱屑等情况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根据病情选择局部用药、口服用药或二者联合的方案
手癣
手癣主要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手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手部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丘疹以及鳞屑等,变粗糙、肥厚,同时伴有瘙痒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治疗重点是抗真菌治疗,先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手部皮肤炎症反应手部皮肤出现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状红斑、丘疹,有明显渗出或皮肤粗糙、皲裂病因复杂,可能与接触刺激性物质、变应性物质,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嗜酸性脂膜炎
嗜酸性脂膜炎是嗜酸性粒细胞在皮下脂肪中大量浸润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嗜酸性脂膜炎属病理性诊断,临床较少见,目前认为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与全身状况相关的一种反应过程。有文献认为嗜酸性脂膜炎属于皮肤局部一个迟发性过敏反应。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本病好发于男性,主要特点是脂溢部位出现复发性、瘙痒性、群集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有融合倾向。本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皮疹持续时间及发疹间隔不一,一般不影响全身健康。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又称Kimura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改变,可见(及)皮下肿瘤样结节。此病命名较混乱,曾称为“类似慢性肉芽肿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病”、“皮肤嗜酸性淋巴滤泡增多症”、“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名。目前国内标准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蜂窝织炎
嗜酸性蜂窝织炎又称Well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有独特的临床(开始似蜂窝织炎样、随后变为硬斑样的单发或多发性皮损)和组织病理改变(真皮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有火焰样图形的炎症性肉芽肿)特征,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此病以急性蜂窝织炎样皮损,病变组织明显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真皮胶原纤维束、嗜酸粒细胞及其嗜酸性颗粒形成“火焰样”浸润为特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仅有近百例报道,主要见于成人,好发于女性,偶见于儿童。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1922年Stevens-Johnson首先报道该病,作为重症型多形红斑列入多形红斑病,皮肤出现大疱,有典型或不典型靶形损害和广泛的黏膜损害,伴有发热、内脏损害等全身症状。好发于早春和冬季,以20~40岁人群居多。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是什么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是一种以表皮黏膜坏死松解为特征的罕见病,又称重症多形性红斑。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损害、多系统表现。1.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前驱症状,伴发热、头痛、关节痛、呕吐、咽痛、畏寒腹泻和无力。2.皮肤黏膜损害:常为突然出现,皮疹多形性,有风团、水疱、红斑、丘疹、大疱和紫癜。黏膜损害广泛而严重,除常累及口腔外,还可累及呼吸道、眼、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3.多系统表现:该病可以累及多系统病变,引起相应症状。如肾损害时可有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发生肾小管坏死和肾衰竭。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史-约综合征
史-约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1922年,首先由Stevens和Johnson对该病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多形性红斑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突然,病变常出现在手脚的背侧和前臂、腿、脚掌、足底表面。而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型的特点是皮肤的受损面积超过20%。口腔黏膜、唇黏膜、生殖器黏膜和结膜也可受累。还可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肾功能衰竭、肺栓塞、胃肠道出血、脓毒血症等现象。
石棉状糠疹
本病曾称为石棉状癣,因头部鳞屑堆积成的厚痂酷似石棉状,又非真菌感染,故宜使用石棉状糠疹之名。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的头皮,女性多于男性,病程呈慢性经过,易误诊为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及白癣等。
石棉业皮肤病
概述石棉业皮肤病是指从事石棉生产、加工、制作等过程中发生,主要呈角化过度与皲裂的皮肤损害。
虱病
虱叮咬皮肤所致的皮肤病,称为虱病或虱咬症。虱叮咬皮肤,不仅可以引起皮肤损害,而且虱又是斑疹伤寒、回归热、战壕热等传染病的媒介。虱病在卫生条件不良时发病率较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