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眼底病
这是一个近代医学称谓。底(fundus),在医学上,是一个解剖术语,指一个有开口的通过瞳孔能看到的眼内部分,即眼球的内部衬里,包括视网膜、视盘和黄斑。由于视网膜的透明性,这个术语也包括Bruch膜和脉络膜。眼底是人体惟一能直接看到血液循环的微循环的部分。眼底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视盘和脉络膜的疾病,通称为眼底病。许多眼底病与玻璃体的改变关系密切,因此,玻璃体病变也包括在内。
眼袋
眼袋是指下眼睑皮肤下垂、臃肿,呈袋状。眼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多见于年轻人。继发性睑袋多见于中、老年人。通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消除眼袋。
眼部猪囊尾蚴病
眼部猪囊尾蚴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眼部引起的一种疾病。如寄生于眼睑,则可扪及一无痛性不红肿的包块。寄生于结膜时,结膜充血水肿且有异物感。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惟一传染源是由链状带绦虫病患者引起。病人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对本人及其周围人群均有传染性,它在小肠内寄生的时间越长,发生囊尾蚴病的危险性就越大。人体猪囊尾蚴病,可以由自体感染而来,也可以由他体感染而来。自体感染包括自体内感染和自体外感染2种途径。自体内感染是由于绦虫病患者肠道逆蠕动的关系,将其虫卵及节片由肠反流入胃中而引起自身感染。自体外感染是由于绦虫病患者误食被污染含有自体虫卵的食品引起自身感染。他体感染即异体感染,患者本人无肠绦虫病,而是摄入染有他人粪便中链状带绦虫虫卵的食物而引起感染。猪囊尾蚴病自身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眼部毛细血管瘤
眼部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又名婴儿型血管瘤,严重时病变累及整个眼睑,造成眼睑肿胀,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影响视觉发育,发生弱视、斜视。如果眼睑肿瘤较小、发展较慢或静止、不影响视力或外观,可观察;如果肿瘤较大,或者肿瘤不能自行消退者,根据具体病情,应给予治疗。
眼部感染
概述眼部感染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眼部疾病。致病微生物由机体外或血管进入体内,在眼部产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疾病有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
眼部淀粉样变性
眼部淀粉样变性是由于蛋白代谢障碍出现的一种生理上不存在的均质性蛋白性物质,在眼睑、结膜和眶内沉积而引起功能障碍的异物肉芽肿反应。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原发性病变常与全身淀粉样变性有关;除眼部,还有其他部位受累,如皮肤、咽、舌、支气管、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神经、血管等。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由感染和炎症慢性刺激所致。多种疾病可以引发淀粉样蛋白在眼眶内沉着,如系统性浆细胞增生、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可以单独发病或作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可见于任何年龄。有遗传倾向。
眼-脑综合征
颅内出血可以是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眼-脑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象,又称为Terson综合征。也有少部分玻璃体积血继发于硬脑膜下的出血,但这种情况少见。根据眼内出血量的多少,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属于继发性青光眼,往往同时合并闭角与开角两种因素。炎症相关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机制,可因小梁网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减退、葡萄膜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及炎性细胞阻塞小梁网,还前列腺素介导所致,炎症破坏血-房水屏障产生浆液样房水引起房水引流受阻。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由于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转移癌直接压迫或浸润所致,临床上有时易误诊,应引起警惕。
血影细胞性青光眼
血影细胞性青光眼的命名是在1976年Campbell等首先报道在玻璃体积血以及因眼球顿挫伤引起前房积血时,变性的红细胞(也称血影细胞),阻塞小梁网导致眼压升高。血影细胞性青光眼多在玻璃体积血合并玻璃体前界膜破裂后3~4周内发生,房水内出现无数的小细胞,眼压升高达30~70mmHg但房角开放。
雪盲症
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的角膜结膜炎有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电焊工人、雪地工作者、雪地运动爱好者高发
旋转隐斜
旋转隐斜是一眼或二眼的角膜12点钟方位有偏向鼻侧或颞侧的倾向,通过上下斜肌的平衡作用大多可保持正常眼位,但患者可因斜肌过度紧张而引起眼肌疲劳。旋转隐斜包括外旋转隐斜和内旋转隐斜。
旋转斜视
旋转斜视是一眼或两眼围绕其前后轴向颞侧或鼻侧旋转倾斜的眼球旋转运动异常。旋转斜视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类型斜视。纯旋转斜视甚少,临床上多与上斜视、下斜视并存,这是由于垂直肌功能过强或减弱而引起的。上斜肌功能过强出现内旋转斜视,下斜肌功能过强可出现外旋转斜视,下斜肌功能减弱出现在内旋转斜视,上斜肌功能减弱发生外旋转斜视。
星形玻璃体炎
星形玻璃体炎(asteroid hyalitis)由英国眼科医师Benton首先描述而得名,又名闪光性融化、微白色闪烁综合征、Benton综合征、星状玻璃体病变、星形玻璃体液化、玻璃体星状小体。多见于老年人,男女之比为3:1。玻璃体内散在白色、大小不等的卵圆形星状小体。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斜视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是由于当人的双眼视轴平行,维持双眼黄斑中心凹注视,才能产生双眼单视觉功能。复视和混淆视均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冲动,长期会导致弱视发生,称之为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以空间视力(中心视力、空间定位能力、对比敏感度)损害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据统计,40%~60%儿童因斜视、屈光参差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弱视。
斜视
表现为双眼运动不协调、视物重影等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等有关常用配戴矫正眼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可能会复发
小睑裂综合征
先天小睑裂综合征(Congenital blepharophimosis syndrome)又称Komoto’综合征,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倒向型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inversus syndrome,BPE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西方发病占上睑下垂的3.5%;男:女=2:1。
小角膜
概述小角膜是一种角膜直径小于10㎜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与小眼球、虹膜缺损、葡萄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他眼部并存。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与结核感染有关的眼病,它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原发结核患儿,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有时可作为原发感染的首发症状出现,常因此发现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的存在。此病多见于高度过敏反应的结核患儿。
小儿眨眼症
概述小儿眨眼症,是指小儿单侧或双侧眼睛频繁眨眼,通常与小儿过度用眼,眼部发育不良,或病原体感染有关。小儿出现频繁眨眼时,家长应注意小儿用眼卫生,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