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分离性漫游
概述分离性漫游系指患者一次或多次突然出人意料地和无目的地离家旅行,具体表现为患者不仅丧失记忆,且从原地出走,到处漫游。旅游地点可能是以往熟悉或有情感意义的地方,一般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当发现时,患者否认其经历,甚至否认其身份。清醒后对病中经历不能回忆。
分离性焦虑障碍
一般是指在与其所依恋的人分离时,产生过分的焦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感、忧虑、拒绝外出多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一般经过及时心理治疗,预后佳
分离焦虑障碍
当与生活中重要的依恋对象发生分离或预期分离而产生不恰当的焦虑情绪对离开熟悉的环境或依恋对象存在过度的恐惧、焦虑情绪本病可能与遗传、心理和环境因素有关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
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转换症状又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是指患者将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不快,以各种各样躯体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可以出现类似任何疾病的症状表现,故有人把癔症喻为“伟大的疾病”或“疾病模仿家”。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暗示性强,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是指应用精神活性物质以后紧接着产生心理生理症状、行为或反应方式的改变(恶心、呕吐、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痛觉迟钝等),同时使精神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或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按病因可包括酒精依赖、酒精中毒、阿片类物质、镇静安眠药、麻醉剂、兴奋剂以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农药、一氧化碳、重金属,以及其他物质中毒)伴发的精神障碍等。急性中毒或戒断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病状态,慢性中毒可出现人格改变、遗忘综合征和痴呆。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概述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活动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发生的生理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阳萎、早泄、性乐高潮障碍、阴道痉挛和性交疼痛等。
非典型性进食障碍
非典型性进食障碍,是指病情较轻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发病高峰年龄13~20岁,好发于女性。中学生、大学生是高危人群。中国女中学生检出率为1.1l%,女大学生检出率14.3%,男生6.5%。发病与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自身生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关。厌食是青春期生理改变引起性别压力和社会审美观压力导致的摄食行为异常。
反应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所以,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什么是暂时反应性精神病暂时反应性精神病,即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缓解彻底、持续时间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以突发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且病程不足1个月。1.病因:病因不清,可能有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2.临床表现:可能出现妄想、幻觉、言语紊乱、明显紊乱的或紧张症行为;发作持续至少1天,少于1个月,最终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水平。3.治疗与预后: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果存在明显激越或情感症状也可以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心境稳定药。病程短暂,大部分病例在2~3个月内完全缓解,预后较好。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前往专业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一种不顾社会义务、缺乏感情和对他人冷酷、不关心他人的人格障碍以无视和违犯社会规范,自我中心和缺乏同情心为特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需心理治疗,针对影响社会功能较大的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发作性嗜睡强食综合征
发作性嗜睡强食综合征又称Kleine-Leine综合征(KLS),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患者多在10~20岁起病,以男性居多,常伴肥胖,内分泌功能无紊乱。这些人在发病时,除了吃饭和大小便时清醒外,其他时间都始终处于睡眠状态,患者在睡眠时,也能被唤醒,也可以自己起来解大小便,但是醒来以后,马上就得吃饭,而且吃饭时,食量大得惊人,一天一个人少则吃2~3斤,多则5~6斤食物,问到为什么要吃这么多时,患者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饿得难受。”如不给食物吃,就大吵大闹,甚至大骂不止。这些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性饥饿,所以又把此病称之为周期性嗜睡-病理性饥饿症候群。又称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
发作后精神障碍
概述发作后精神障碍是指在癫痫发作后7天之内出现的精神症状,一般在癫痫发作10余小时内出现,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5天,临床表现以情感障碍为主。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
二次元禁断综合征是一种指特殊的精神病,患者只对漫画、录像带或电视游戏中的虚构女性才有兴趣,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则欠缺兴趣。二次元禁断综合征这个名词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日本提出。由于当时日本的男中学生都沉迷于漫画,以至于有不少人过分沉迷于漫画里的虚拟世界,造成社交上的障碍。这种情况在进入90年代甚至21世纪还未得到改善,只是对象从漫画角式变成AV女郎、继而是H-Game的角色。
儿童遗粪症
概述儿童遗粪症指4岁或智龄在4岁以上儿童无法自主控制排便行为的疾病,属非器质性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行为问题。粪便形状和性质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
儿童学校恐怖症
概述儿童学校恐怖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指儿童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和回避的行为。对陌生人的警惕在半岁到一岁时是正常现象。在童年早期当儿童遇到新的、陌生的或具有社会威胁的情景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或焦虑也是正常的。患此障碍的儿童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持久或反复的害怕和(或)回避,这种害怕可主要针对成人或同伴,或两者兼有,并伴正常的选择性依恋父母或其他熟知者。患病率尚无确切报道,其起病时间为2~5岁至学龄前期,无性别差异。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
概述儿童期精神障碍包括发育、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器质性和非器质性精神病。其发病特点既与发育、教育、生长环境、性别、年龄等有密切关系,也与家长对儿童的关心程度及疾病知识多寡有关。精神发育迟缓又称精神发育不全,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智力缺损为主的综合征。
儿童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讲话不流畅,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延长,造成说话困难。从生理表现上说,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喉肌及其他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及痉挛所造成的;也可以由于语言障碍引起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影响语言障碍,语言和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语言心理失调症。
儿童恐惧症
概述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恐惧情绪,表现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儿童恐怖障碍
概述儿童恐怖障碍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的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而且持续强烈的恐怖情绪反应超过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一般的恐怖害怕的情绪不等于恐怖症,它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正常心理反应。
儿童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是什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前兆主要包括情绪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妄想等。1.情绪行为改变:患儿可出现情绪性格和行为的异常改变,如由外向型的爱说爱闹转为内向型的懒散、迟钝、少动等,或表现得兴奋不安、出现奇特的动作姿势等。2.注意力不集中:患儿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可能会造成短期内成绩的迅速下降。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易惊醒,醒后便无法再次入睡。4.妄想:如部分患儿会出现病理性幻想内容和离奇古怪的妄想内容,常伴有罪恶、被害、疑病等妄想。出现疑似上述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