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脸盲症
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最新研究发现,过去被认为极为罕见的脸盲症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利马综合征
一种罕见的心理现象施害者对受害者产生了同情或好感一般不需要治疗该病一般不直接影响预后,预后主要与接受的法律制裁有关
老年抑郁症
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的抑郁症除抑郁症典型症状外,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不适多于青壮年主要行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较难自愈,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老年人神经症
概述老年人神经症是以精神症状(如焦虑、紧张及强迫)或躯体症状(如各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性障碍)为重要表现的一类轻性精神障碍,有时也可表现为行为个性方面的异常。患者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医生诊治。
窥阴癖
以反复偷窥他人裸体状态或性交活动为满足性欲的方式的性偏好障碍症状为反复窥视无防备的人裸体、脱衣、如厕或性交过程以达到性兴奋或性高潮病因与环境和幼年经历密切相关一般可采用心理矫正、行为治疗及药物对症综合治疗方法
恐高症
对身处高处或者高处的事物有异常、强烈、不合理的恐惧可能出现眩晕、恶心、心悸、惊恐发作甚至晕厥、回避行为部分不需要治疗,或接受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儿童期的恐高症有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善
恐怖症
一种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景的精神障碍可伴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回避行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关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恐怖性入睡前幻觉
概述恐怖性入睡前幻觉是指发生于睡眠开始时有恐怖性梦样经历,它与发生于睡眠期的梦境相似,有时难以区别。
恐怖性焦虑障碍
恐怖性焦虑障碍又称恐怖症或恐惧症。是一类以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有显著的焦虑情绪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包含三种类型: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
空心病
因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偏差或缺失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个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前尚无明确病因多见于青少年、大学生群体
考试综合征
概述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面临考试情景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同时可伴有各种不适的身体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身状态,严重者可成为心理疾病。所以应引起注意,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克服和预防。
考试焦虑
概述考试焦虑是一种因考试产生的焦虑状态,以担忧、害怕、紧张为基本特征,通常合并躯体化症状,如心悸、头痛、头晕、消化不良、腹泻等。
酒精性精神病
酒精性精神病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发生精神症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还表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并常伴有各种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酒精精神病一种严重的表现是震颤谵妄。所谓震颤是指手脚颤抖;所谓谵妄是指在意识障碍,在意识障碍基础上出现幻觉、行为杂乱等状态。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由长期饮酒导致的一种精神和情感健康问题患者存在幻觉、妄想或抑郁等精神症状,或物质成瘾、情感障碍酒精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一系列精神和行为问题综合治疗为主,个体化设计治疗方案
精神运动性兴奋
概述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言语和动作显著增加,通常分为协调性和非协调性两种。前者指患者的言语和动作增多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致,是有目的的,可以理解的;后者是指患者的动作和言语增加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
精神强迫症
精神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早就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精神疾病
以个体的思维、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常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精神分裂、进食障碍和各种成瘾行为等可由遗传因素,个体自身的易感性和有持续压力的环境导致可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精神障碍包括酒依赖、阿片类物质依赖、镇静安眠药麻醉剂依赖、兴奋剂依赖等以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重金属以及其他物质中毒)伴发的精神障碍。在应用精神活性物质以后,紧接着产生心理生理症状行为或反应方式的改变(恶心、呕吐、心悸、痛觉迟钝等),同时使精神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或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急性中毒或戒断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病状态,慢性中毒可出现人格改变、遗忘综合征和痴呆。
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
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是指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但又不符合偏执型、青春型和紧张型的诊断标准的一组患者,或表现出一种以上的亚型特点但没有明显占优势的诊断特征,包含非典型精神分裂症。约50%患者于20~30岁发病。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或精神病后伴有抑郁症状,发生率占25%,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的原因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原发精神分裂症本身伴抑郁症状、精神症状消失后人格保持较好的患者因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而出现的悲观消极等抑郁症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